溫暖寒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景象。
靈埔知縣揹著手,特意拐進田間小徑,觀察兩旁田地,感慨道:“我記得,第一次來的時候,這個地方叫‘桑山村’,如今卻變成‘桑山鎮’了,變化不小啊。”
田間小路狹窄起伏,姜玉姝卻如履平地,順口聊起:“此處原本是個小村莊,人口不足一千,後來因為桑蠶業,各地商人及其僱工陸續趕來。另外,棠州連續幾年遭受蝗災、旱災,糧食歉收,餓死不少人,百姓逃難,四處投親靠友,估計聽說我們圖寧正在招攬流民、獎勵墾荒,便斷斷續續投奔了來。”
“所以,人口增長得挺快,達到能設立‘鎮’的時候,就改‘桑山村’為‘桑山鎮’了。”
“不知有多少流民投奔了來?方便透露嗎?”
“哈哈,有什麼不方便的?呈交朝廷的戶冊年年都得更新,是公開的。目前的流民人數,大概六萬左右吧。”
靈埔知縣咋舌,不由得豎起大拇指,“成千上萬飢餓的難民,你竟敢下令開城門接收?就不怕官府控制不住局勢嗎?你可真夠大膽的,古某佩服!”
“古大人過獎了。”姜玉姝擦擦汗,“唉,沒辦法,朝廷有令,吩咐各個地方官府不準拒絕棠州災民。”
“咳。”靈埔知縣略靠近些,小聲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據我所知,大多官府空有救濟災民的心,可惜實力不足,一則怕養不起,二則怕鎮不住,譬如我們靈埔,頂多只能接濟三五百,用以向朝廷交差。”而且得經過挑選,以壯勞力為優,拒收老弱病殘。
同僚的做法,姜玉姝並不意外,慧黠一笑,透露道:“其實,我也害怕官府管不住大批災民,所以乾脆上軍營求助,宋指揮使豪爽,派了一隊精兵幫忙維持秩序,放出話去:誰敢鬧事,立刻抓起來充軍!災民一聽,就安分了,不敢不服從衙門安排,陸陸續續安頓住下了。”
“哦,原來如此!”
兩縣各取所需,雙方交情頗深,靈埔知縣坦率直言,“坦白說,安穩問題是其次,關鍵是養不起。靈埔的糧食只夠自己吃,根本養不活成千上萬的難民,委實無力接收太多。還是姜知縣有能耐、夠膽識,古某自愧不如。”
“哪裡?古大人又過獎了。”
姜玉姝唏噓嘆氣,“一開始特別艱難,險些撐不住,官府東挪西湊,籌糧供流民墾荒耕種,熬到現在才算週轉通了。”
“想想就不容易。”
“幸虧熬過來了。”
暖陽下,靈埔知縣瞥了一眼臉頰白裡透紅的秀美女同僚,關切問:“你已經任滿三年了,年年被評為‘稱職’,政績很不錯,但尚未聽說關於你的調動訊息,可否透露一二?”
“調動的訊息?不瞞你說,我也不清楚。”
“按照舊例,即使不升,應該也會調往別的地方。”
“調走?”姜玉姝頓時蹙眉,眺望遼闊田野,“唉,我真捨不得離開圖寧。不止捨不得,更因為還有許多事沒辦完。”
“什麼事兒?”
“培育作物、督促墾荒等等。”眼下的圖寧,離她的設想還很遠。
“是嗎?”靈埔知縣笑眯眯,揶揄道:“郭將軍在圖寧衛,我還以為你捨不得離開他呢。”
此言一出,尾隨的人群樂了,紛紛忍笑。
人之常情,姜玉姝確實有捨不得丈夫的緣故,當眾卻不肯承認,鎮定說:“哈哈,瞧古大人說的!我成親十幾年了,又不是新婚燕爾如膠似漆,哪兒至於難捨難分?”語畢,她立即打岔,“我剛任滿三年,你卻是連任滿了三年,不知朝廷會怎麼安排你?”
靈埔知縣斂起笑容,“唉,這恐怕是我最後一次以‘靈埔知縣’的身份來圖寧做客了,朝廷有令,限我於今年六月之前,赴洛水上任。”
“啊?”
姜玉姝下意識問:“上任當什麼?”
“同知。”
“哎呀,升官了,恭喜恭喜!”姜玉姝連聲道賀,打趣問:“如此好訊息,為什麼捂到現在才說?莫非古大人怕我們討喜酒喝?”
其餘人一聽,霎時七嘴八舌賀喜,附和打趣。
“多謝多謝。”靈埔知縣春風滿面,拱手回禮,謙虛了一番,旋即愉快說:“上回你們誇靈埔的酒好喝,我這次帶了一車來,待會兒,大家一定要痛飲幾杯!”
姜玉姝不擅飲酒,應酬時一貫由下屬代飲,捧場答:“好!”
此前兩月·都城皇宮
由於父親長壽,太子直到四十三歲才登基,年號永慶。
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