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林家,從清朝開始就一直從事防火工作,俗稱救火隊。
說到林家為什麼會這麼熱衷於防火事業,還得從清朝開始說起。
最有名的就是林家一位祖宗曾大膽向乾隆皇帝諫言有關獄中夜晚不應該燈火敞亮的事情。
乾隆皇帝還真聽進去了,為此還對監獄的防火下了專門諭旨:“罪囚在獄,夜間本無需燈火,且小民常時入夕寢息,不留燈者居多,豈有犯罪繫獄,轉徹夜予以燈照?雖矜恤亦不宜及此,並恐奸徒因有燈火或致放火,以圖越獄,尤非慎重,著傳諭刑部堂蠱查明,此項燈油因何給予,必系多年相沿陋例。如禁卒、坐監、看守、自應酌給燈油,至獄囚則不宜予以燈火。著即行妥議,尋議革除。”
可見,林家對消防工作有多重視,做得有多認真。
之後,乾隆皇帝設立了水龍局,提拔了這位老祖宗,專門負責滅火,也就是現今消防局的前身,且救火者賞金超千文,林家也就是這麼發家的。
為了能繼承祖上遺風,在消防治理方面有所作為,也為了感念老祖宗,林家大宅內至今存放了一架清朝時期的‘人力水龍’,作為鎮宅之寶,儲存完整不說,甚至還能正常使用。
這可是老古董,據說很多博物館像高價購買,都被林家人拒絕了,一直放在林家大宅的正門廳堂中。
‘人力水龍’是當時救火最主要的工具,由一個橢圓形大木桶、兩個紫銅活塞缸以及一根橫木杆組成,使用時啟動橫木帶動活塞,用壓力將水從輸水帶中噴出。
一架‘人力水龍’必須配備水桶十擔跟隨,所以那時的‘消防員’,分為扛龍夫和挑水夫兩類,負責操作水龍的“消防員”每救一次火,就能領到賞金一千四百文,絕對算得上是個超級大的‘紅包’。
於是,在有錢,又有技術的情況下,林家和防火徹底結下了不解之緣。
儘管後來水龍局毀於太平天國戰亂,但林家依然和防火打著交道,後期也憑著略厚的家底幹起了木材生意,且生意興隆,家產越來越豐厚,到了解放後,林家定居在X市,此後當X市是歸宗之地。
古人說的好,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五服,這句話卻在林家身上沒起到什麼作用,林家這麼一路走來,基本沒窮過,即便在我國最黑暗的時期,包括文化大革命,這家人都沒怎麼捱過窮,頂多是在三年自然災害的時候,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