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發現是說他們,立馬出列躬身道:“臣失敬。不過是與先生討教一下文章而已。想聽聽宋先生的高見。”
唐贄方想起來,拍桌:“將你雲深學子的課業都拿上來,”
王義廷過去吩咐,僕人搬著一個箱子上來。先將最上面的卷子呈到堂上。
唐贄開啟,看了一篇,頓時頗感驚豔。之前是沒來得及細看,現在靜心一閱。便覺得:好,這篇寫得確實不錯。
之前他也閱過卷,看這些策論甚是頭疼,只管一目十行。
考生水平參差不齊。有些沒有閱歷,寫得空泛,誇誇其談,不知所謂。也是常事。閱卷實在是件很痛苦的事情。
他們這樣的行文,倒是清晰明瞭。
又繼續往下翻。發現下面一篇寫得也好。同樣的論題,也有不同的新意。且持之有故,言之有理。
今年雲深的學子,確實不同尋常。
唐贄翻到扉頁去看名字,便看見了“李洵”。
李洵的卷子都放在最上面。
心中瞭然,暗道難怪。讚許想不愧是御史公的公子,只是可惜未入國子監。
再往堂下一看,繼續點頭。端得一表人才,來日前途必是不可限量。
唐贄輕抬下巴,敲著手指開始計較。狀元之下,前五可當。
怕是又一位要豔驚長安的青年才俊出現了。
看完李洵的卷子,唐贄就沒了興趣。將卷冊推到一邊,等著他們答題。
時間扣得很苛刻,不過一炷香時間,考官便下令交卷。
按照牌號收好,前十位,送到了唐贄的桌上。
其餘卷子,由其餘考官,先行批閱。
唐贄依序開審。
批到到第一份卷子,並無什麼出彩之處。有李洵的文章做對比,覺得文章有些零散無序。
粗粗看到後半段,看見了一首詩——“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心神頓時一蕩,滿是激昂。精神抖擻,有種渾然清醒的感覺。
忍不住便又看了一遍,然後臉上漾起笑容。
天下英才出我輩!這屆貢生當真是了不得了!究竟是哪位考生,能有如此大志!
然後懷揣著激動往下看……
發現下面標著宋問的名字。
臉上笑容頓時一僵,躁動的手放了下去。
這心中剛剛揚起來的波浪,瞬間被拍到了河底,死死按在巨石下面。可謂非常不好。
將卷子粗魯的扯到旁邊,繼續往下翻去。
翻了三五份,再次看見宋問的名字。
唐贄呼吸一窒,心情可謂難以形容。
第142章 進士及第
唐贄閱卷後發現; 這“宋問曰”的引用程度; 竟然僅次於“子曰”。
這是中了什麼邪?
宋問何時有這樣的聲望?她這雲深夫子做的,可真是比官宦還厲害。連天子門生的人情都收了。
唐贄冷哼一聲; 看得心情煩躁。想撕了這幾份卷子; 也想撕了宋問。便抬頭狠狠的瞪了宋問一眼。
宋問揣著袖子抽抽鼻子,猛然對上唐贄的眼神; 渾身一凜,不明所以,率先低下頭。
唐贄見她示弱,更為不悅。
有的人,你可以役使他,卻不可以讓他為你屈服。
而有時候; 你甚至不知道,究竟是你在驅使著他走,還是他在引領著你走。
他安靜的時候; 就是一個削瘦的身影; 乖順的隱在眾人身後。當他一抬頭,一睜眼,就從來不會畏懼任何人的威懾。
他會顧慮,但絕不會真的乖乖聽話。
所以唐贄不喜歡這樣的人,卻也知道這樣的人; 必不可少。
唐贄收回視線,繼續往下翻。
拿到第五份,先粗略一掃。
很好; 沒有宋問。
再一看,行文頗似李洵,但字跡不似。猜想就是雲深的學子。
字跡偏於行書,有種豪放之氣。文章頗有靈氣。
也提到了先前天下藏書的事情,但是未將功績歸到宋問身上,可以說隻字未提,而是一通讚美朝廷與天子。並於未來推行做了一個展望,提了些許建議。
“功在千秋,利在萬代。”
寫得好看,又寫得和心意。
這一通看下來,那真是心情舒暢。
唐贄扭了扭脖子,雖然是宋問的學生,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