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老前輩都會用心“指導”後輩,宋記者算是他們當中比較愛提攜年輕人的前輩了,每次跟欣榮打交道他都帶上了自己的學生,像年會那種一看就知道是去拿好處的活動都沒落下學生。每次報道也讓真正撰稿的學生在背後署了名,拿到的潤筆費也有分給徒弟——也許有人會覺得這是本分,畢竟真正幹活的是他學生。
可是在社會上,並不是你付出了就有收穫,宋記者資歷深人脈廣,他就算昧下了學生的好處,學生又能拿他如何?說不定最後還要感謝他,至少他給了他們表現的機會。
不過許昕華願意跟宋記者保持來往,就是因為發現他有所堅持的原則,否則公司第一次年會,晚報的林副主編向他們遞了橄欖枝的那次,她完全可以拋下宋記者,直接跟林主編來往,人家是副主編,肯定比宋記者的許可權大。
這幾年裡,欣榮和晚報的關係日漸親密,宋記者帶的這兩名學生跟欣榮自然也相當熟悉,欣榮財大氣粗,每次請他們出席活動,都少不了各種辛苦費潤筆費,拿人錢財當然要好好做事,針對欣榮希望小學報道的主題,兩個年輕記者也是認真思考過,各抒己見。
女學生覺得省電視臺先採訪現場村民的這個角度就很不錯,見微知著,從小人物入手,反而更能體現欣榮希望小學這個工程的偉大性;男學生則從政治角度入手,認為欣榮希望小學的重點,應該放在欣榮集團緊跟dang和政府的號召,支援教育事業,努力回饋社會,國家需要更多像欣榮一樣負責任的企業,這也符合領導人對於“先富帶動後富”的思想。
宋記者最後選擇了男學生提議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