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許大哥和許二哥早就想入商鋪了,只是他們手裡的錢要在滬城買商鋪還差了點,所以本來打算年後再抽空來看看的,由於許昕華手裡的閒錢夠多,回滬之前就跟他們打了招呼,她要是看著合適就幫他們先把錢給墊了,大家的商鋪能挨在一塊的話,以後打理起來也方便。
許家人都覺得不錯,許大哥和許二哥也不是沒錢,等過完年把錢一分,要還不夠就找父母湊一湊。
許家父母的小金庫跟他們兄妹比起來,也絲毫不遜色的。因為許昕華兄妹平時孝敬父母都跟比賽似的。
兩口子大部分時間待老家,兒女不能在身邊孝順著,就只好逢年過節打錢表孝心——不打錢也不行,他們兄妹如今是十里八鄉出了名的有錢有出息,把父母留在老家,而不是接去大城市享福,不知內情的鄉民免不了議論紛紛,高調一點至少能讓老家的父母免受流言蜚語。
再說許昕華都連續幾年給學校捐助,捐書捐校服還有每個月學期的高額獎學金,大家都算得出來,她一年肯定也要花到上萬塊錢在學校,孝敬父母要是還不上外人,也說不過去,所以光是許昕華一個人,一年到頭加起來,給老人的錢也不只一兩萬了。
許大哥和許二哥同樣不甘落後,並不會因為許昕華比他們能幹,一個月賺得錢,比他們一年累死累活賺得還要多,就理所當然的把孝敬父母的責任讓她一人承擔——雖然許昕華一個人給兩老的錢,也都夠他們在老家花好幾年了。許家兄弟的態度反而是比自己小的妹妹都這麼孝順,他們更加不能輸,所以每年孝敬的標準都是比照著許昕華的標準來。
許家父母上半輩子節省慣了,他們連老家的地都捨不得荒廢了,不缺吃喝依然在種田種地,兒女孝順的錢除了小部分花孫子孫女身上,其他的全都存銀行了,再加上每年還有店鋪分紅,許父許母的存款少說都有五六位數了,許家兄弟週轉不開時找他們救急,也不會有心理壓力。
不過在他們心裡,找父母借急,和讓妹妹先墊著,其實都一樣,反正都是一家人。所以許昕華回分公司的時候,許大哥和許二哥很默契的把存摺都給了她,讓她全權處理。
許昕華也沒太多時間耗這裡面,要是秦遠能給她介紹一兩家商場,手續什麼的讓堂妹許云云幫她去跑就行了。
她回總部忙了幾個月,許云云半挑大樑,現在都能夠自己開著車去各店巡查了,許昕華也就更心安理得的叫她去替自己跑腿了。
秦遠對於小夥伴找他介紹適合投資的商鋪,並不意外,他幹這行,不但有投資這種小商鋪,自己還有開商場的遠大目標。
其實以秦遠的身份,想做生意並不算難事,他的圈子就算比不上他堂哥朋友圈的等級,也不至於像普通人一樣按部就班的幹活餬口,事實上秦遠的發小和好友們,要麼自己開公司,要麼在政府部門工作,還有一些不思進取的都被送到國外鍍金去了,像他這樣淪落到給人“打工”的,在圈子裡無疑是個奇葩。
秦遠倒也不是思想奇特,只是跟朋友們的想法和追求不一樣。他們這樣的出身,隨隨便便註冊間公司,就有無數訂單送上門,賺錢不是問題,賺多賺少也就就他們的心情。
但商場實在不一樣,投資成本太大,就算他們家條件很不錯,也不可能隨隨便便給他弄棟商場出來。秦遠要做這麼大的專案,只能自己去拉投資,可他父親長輩所在的位置,就算他靠真本事拉到了投資,別人也很容易聯想到錢權交易,所以他的小夥伴們大都選擇悶聲發大財。
秦遠偏要這麼“高調”,必須注意避嫌,他把合作的目光放在外國資本上,進金陽光廣場工作,便是個跳板,既能接觸到國外的投資商,又可以積累經驗。
認識時間長了,許昕華也漸漸知道了秦遠這些想法。關係好的朋友,大多三觀都是一致的,尤其是許昕華和秦遠這種幾乎沒什麼利益往來的純粹朋友,若不是思想和觀念高度一致,相處特別愉快,恐怕也沒辦法保持這麼頻繁的來往。
瞭解到秦遠的計劃後,許昕華高度支援,開商場好啊,有眼光有魄力的人敢會把目光放在百貨商場上面——不過她對這個時候的商場瞭解並不多,也不敢確定一定穩賺不賠,主要是做生意賺不賺要看投資和回報的比例,像商場開發這樣的高成本投入,如果一年只賺個十來萬,那就是血賠了,預期利潤至少要七位數起吧。
不瞭解就沒有發言權,許昕華支援秦遠的方式,是以“先知”的身份給了他不少商場經營的建議,比如商場要有自己的品牌特色,旗下繫結超市和電影院就是未來的趨勢。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