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 (第3/4頁)
噹噹噹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那相當於後世有一輛寶馬,全村人羨慕。
不過有買地的事前在前頭,大家對這車除了好奇也沒多驚訝。
自由市場才剛剛開放呢,還沒有專門的養殖場。連做種的家禽都得去集市上或者挨家挨戶的收。
宋玉安把這事交給了葉建國,叫他找了十幾個半大小子跟著去一個鎮一個鎮的收家禽,兔子,雞,豬,牛,羊,馬都要,收回來以後就放進圈裡養。
十幾個行成了一個家禽小分隊,市場上只要是活的,除了貓和狗,全讓他們給掃蕩了。
那麼多果樹苗定下來了,不知道要消耗多少肥料呢,可不就得多養一些,現在的化肥研究還不成熟,一對一針對作物的太少,再好的果子,如果化肥用錯了,種出來口感也不好。
葉維國的速度很快,宋玉安這裡牲口家禽還沒有收夠,那邊何耀宗和葉維國的副手就帶著個農業專家到了湖東村。
這個專家叫楊綏,本身也是研究玉米的,見了那幾張照片就挪不動道了,天天磨著領導要過來。可不管什麼事情,只要沾上官家,那不就得走一趟程式。
好在湖東村這邊冬季寒冷,一年只能種一季玉米,現在離下種還有一個多月,怎麼都來得及了。
“宋同志,這位是首都農業學院的楊綏楊教授。楊教授,這位就是研究出玉安1號的宋玉安同志。”葉維國的副手陳兵給兩人做介紹。
玉安1號這個名字是上輩子就這麼叫的,實際上這是玉安六號,宋玉安研究改良了六代才確定的終級優良品種。
“小夥子,這玉米真是你研究出來的?你能和我說說具體的過程嗎?”
事實證明,不僅科學家是瘋子,這植物學家瘋起來也是夠人受的,比如這位楊教授,在餓著肚子的情況下,愣是拉著宋玉安在村口地邊上交流了幾個小時的研究心得。
兩人是同行,那些專業名詞,套話一套一套的,過來看熱鬧的村民們明明什麼都聽不懂,但是看兩人那如痴如醉的表情,樂得跟看大戲似的。
何耀宗,何耀宗都要瘋了,他好歹是一個書記吧,就這麼被人扔半邊幾個小時,還被看熱鬧的娃兒踩了兩腳,這絕對是最慘的書記了!傳回京城去,他京都小霸王的名聲還要不要了!
偏偏還不能催,一催了這好脾氣的教授直接罵人。人家是農科院的寶貝,何耀宗還真不敢回嘴。
楊綏勝在年紀大,基礎知識穩打穩紮,宋玉安呢,勝在後世踩著巨人的肩膀,學習了無數現在還沒研究出來的課程。但無疑,兩人在這個行業裡都是頂尖的,惺惺相惜什麼的就很正常啦。
最後還是宋玉安打斷了求知慾層出不窮的楊教授,一群人才回了村裡。
楊教授被安排住在葉家,這主要還是為了這位教授的安全著想,國寶呢!誰敢大意,宋家那邊畢竟太偏僻了。
“以前這裡也種玉米,但是採用的都是點種法,但是咱們這次種子有限,我想試試育苗移植法。”第二天,宋玉安早早的就過來葉家,和楊教授商量了起來。
現在土地還是集體所有制,上頭說種什麼,村民就只能種什麼,所以聽說要在湖東村拿出四百畝旱地做試驗地,種植新品種玉米,村民們也沒話說。更何況因為這個舉措,國家今年還大方的給他們免了稅。
湖東村三百多戶呢,稅收可不是一筆小數。
育苗的地點放在了村裡最好的旱地,何耀宗很重視這件事情,這玉米一旦推廣,作為培育出它的夏縣,就是第一推廣基地。到時候這就是政績。
之前他還罵宋玉安狐狸,現在他倒是巴不得宋玉安更狡猾一點。反正不管是買地還是投資酒廠,他已經把這人綁在了他這一邊,那王八蛋想搶也搶不過去。
再說了,寧家和他,一個走軍,一個走政,可沒有什麼利益衝突,以後和宋玉安的合作還能更緊密一點。
他專門成立了一個小組,派了一個治安小隊的人,扛著搶過來守著。本來還有村民挺好奇的,這新品種玉米就不是玉米嗎?它能新到哪裡去,和一般的玉米有什麼不同。
但是現在看政府這麼熱鬧,他們連熱鬧都不敢看了。
育苗兩個人肯定不行,老教授年紀也大了,宋玉安找了幾個心靈手巧的村民來,開了工資的事情,沒誰不樂意。
苗育下去,那就要準備耕地了。湖東村因為這試驗田倒是撿了不少便宜,何耀宗開條子,拖拉機,小型耕地機,收割機,一套全批了下來。
整個湖東村都喜氣洋洋的,看得周圍的人眼氣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