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嗯,那明天就行動吧,儘快把倭寇都處理了,我們要馬上回京城……京城裡,還有不少人等著呢。”
“是。”常青有力地回答。
我連忙也跟著抱拳應聲。
“嗯,那你們回去吧。”將軍點點頭,又低頭將注意力放在眼前的地圖上,似乎不打算再對我們說任何話了。
常青轉身面向我,遞了個“出去”的眼神,我瞭然回應。
走出將軍的廂房,我回身將門嚴嚴實實地合上,常青就站在我旁邊,看著我做完這一切。我從沒有被這麼長久地被看過,被他目不轉睛的視線盯得很不自在。
我不清楚該怎麼和常青相處了。這麼一想,我連常青的名字都變得不大開得了口。
“喂,你把誰安置在佛寺裡了?”我回避著常青的目光,嘴上語氣不知怎麼地軟不下來。
這大概是不對的,可我改不了。
“為剿寇招來的新兵,挺特殊的一群人。”常青沒在意我不太友好的口吻,道,“這還是方縣令的點子……他提議很久了,只是之前的軍隊都不採用。將軍覺得可行,所以他才格外感激將軍……”
常青說著,聲音小了下去。
我知道他為什麼停下,方縣令的愛女死在將軍手上,日後方美玉與倭寇通訊這事,還不知會扯出多少事端,搞不好他家整門都會被牽連。方縣令不可能再向過去那般對將軍和我們毫無芥蒂了。
我不願讓話題被引到尷尬之處,故意扯開,說:“新兵?什麼人?江南這一帶的居民?”
南方人比北方人的身材要小一些,且不好動武,更喜書畫文辭,長久以來,難免給人一種不善征戰的印象。所以,徵來的新兵一向是北方人比南方人更受長官們的歡迎。以前來剿寇的人,通常會帶來大量人高馬大的北方人與倭寇相鬥。專門到這裡來徵兵,甚是令人不解。
“方縣令是本地人,自然比我們更瞭解本地的。”常青揚了揚眉毛,“他說金衢盆地東緣有個民風剽悍的鎮子裡,裡頭的人極善爭吵鬥毆,將軍便讓我去了一趟,重金招募了不少人。另外,方縣令還建議我們從更南一些的寺廟召一批武僧。”
作者有話要說:我旅遊回來了=3=
水鄉古鎮什麼的帥哭了!!在方誌博物館拍了很多照片,如果寫發生在江南小鎮的故事說不定能用上呢!
_(:з」∠)_表示坐船的時候,想到自己正在世界文化遺產上,就算不能摸也覺得有點小激動呢!
………
非常感謝==妹紙給我扔了顆地雷=3=,好些時日沒收到地雷了,非常感謝!!!抱抱~~~
☆、第三十三章
第二天;我便在城邊的廟中見到了常青口裡的這群武僧,粗一看,只覺得這群和尚身材格外健壯;身上都是鼓脹的肌肉。
說實話,不像吃素的。
他們一排一排地坐在佛像前唸經敲木魚,我們不便打擾。等他們敲完,常青才進去說了兩句,大意是今天希望他們出去幫忙打倭寇。
這群大和尚二話不說操起棍子就要跟我們走;我被他們麻利的身手唬得一愣。
……動起來;肌肉更可怕了。這群僧人平日裡到底是在幹什麼的?!
我捏了捏自己胳膊上的沒幾兩肉,深深嘆息。我這人一直胖不起來,也壯不起來;不曉得是個什麼原因。
除了和尚之外;常青選的人裡,還跟了些不那麼壯實的人,他們瞧著不過是群普通的平頭百姓。這群人同樣被安置在廟裡,每天喝粥吃齋。我過去看了幾眼,還和他們聊了幾句,沒發覺有什麼與眾不同,這些人甚至稱得上和善。
我多少對常青把他們專程帶來的行為有點不解。
倭寇並不是一大群一大群有規律進攻的,說白了,他們只是一群跑到岸上來搶東西騷擾民宅的海盜。但隨著他們搶劫殺人的行為愈來愈囂張,規模愈來愈大,有時會傷害到大批無辜居民,給我朝社會帶來了極大的不安定,不得不派人料理。
可是,倭寇根本不是正規軍,他們是零散的好幾撥人,通常幹一票就跑,十分難抓。
和尚和百姓們都去準備了,我和常青兩個人留在屋子裡。
我對常青道:“你打算怎麼弄?”
“去街上等著,守株待兔,遇上就打一頓抓起來。多打幾次,他們就曉得痛了。”常青淺笑著,手指輕輕抵在下巴上,“我差不多還記得他們會在哪裡。”
“是你說的那些回憶裡的?”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