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鴻一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昭伏案草擬許婚詔書,輕聲道:“臣明白。”
他曾天真地想將一切威脅朝廷統治的隱患一併除去。現在經歷得多了,不再那麼急於求成,治理好民政,收攬軍權,讓民眾過上安定太平的日子,恢復對朝廷的信心,那各地節鎮自然會老實效忠。
詔書草擬好之後,送到政事堂,政事堂諸位相公一致同意,簽名確認,九寧便下旨許婚。
……
政事堂是三省長官和各部大吏辦公的地方,有資格參加政事堂會議的基本都是朝中高官,也就是民間百姓認為的“宰相”。
樞密院則掌軍國機務、兵防、邊備、戎馬之政令,主要管理軍事和邊防事務。
兩者分掌政、軍。
政事堂使宰相們可以公開議政,甚至能駁回皇帝的敕旨,而樞密院則在一定程度上牽制宰相的權利,防止權臣權力過大威脅皇權。
在周嘉行設立禁軍、收攬軍權後,樞密院只有發兵權和調兵權,不能直接掌握軍隊。而禁軍又分別由殿前都指揮司、侍衛馬軍都指揮司和侍衛步軍都指揮司三個機構掌管,也就是三衙,三衙分統禁兵,互不統屬。三衙的主帥和主要禁軍將領都由皇帝任免,只對皇帝負責。
這就是說,沒有九寧下的命令,任何機構和將帥都沒有辦法調動軍隊。
宰相的權利被削弱,只能管理民政,樞密院掌兵,但不再像之前由宦官把持時那樣權力鼎盛,始終受皇權支配,兵權、財權、政權集於皇權之下,朝政趨於穩定。
……
周嘉行出征前的一系列舉措確保即使他人不在長安,朝中也不會出現內患。
九寧不需要每天上朝,只要牢牢掌控禁軍,確定政事堂大部分官員對她的忠誠,她就能平衡朝中局勢。
然而,她心中愈加不安。
……
在知制誥撰擬詔書期間,李昭問九寧是否將太后之女許配給吳王的孫子。
吳王很圓滑,求婚書語氣謙卑,並沒有明確要求娶公主,只要是宗室貴女他便感激涕零。本來賜婚這種事更重要的是政治象徵,人選不是最重要的。畢竟誰都知道宗室中的貴女全都和九寧血緣疏遠,嫁誰過去都一樣。
九寧想了想,說:“錢家富甲天下,嫁過去不會吃苦,誰願意遠嫁杭州府,就冊封誰為公主。”
李昭點頭同意。
這一下宗室貴女們沒法心平氣和了,搬去離宮居住的太后頭一個表示願意以親女下嫁。
幾位公主年紀差不多,為這門婚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每天鬧著要見九寧,哭著喊著表達她們甘願為朝廷獻身的決心。
九寧狡猾地把這事交給李昭去處理,他和太后血緣親近。
李昭鐵面無情,沒有偏心幾位公主,從自願聯姻的貴女中挑選出一位熟知吳越地理人情的女郎,嫁去杭州府。
太后為此事大罵李昭翻臉不認人。
李昭對太后道:“吳王沒有稱帝之心,他的子孫未必肯真心歸附,嫁去杭州府的貴女必須是個聰明人。”
太后啞口無言,明白他的深意後,派身邊僕婦打聽長安還未成婚的世家兒郎——既然嫁不了有權有錢的錢家,那就退而求其次,嫁一個世家子弟罷!
……
中秋過後,周嘉行率軍和河東軍在晉州城外展開第一場大戰。
晉州刺史守城不出,故意耗盡鄂州兵的耐心,想趁鄂州兵人心浮躁、疲憊之時發動突然襲擊。
周嘉行沒有急著攻城,他知道晉州軍糧不足,堅持不了多久,利用這一點,紮下營盤,養精蓄銳,等待時機。
月餘,晉州城內軍糧耗盡,軍中出現譁變,晉州刺史迫不得已之下,只能趁周嘉行疏忽時棄城撤退。
周嘉行等的就是這個時候,在城外布好戰陣伏擊晉州兵。兩軍經過數次交鋒,晉州兵倉皇北逃。周嘉行乘勝追擊,晝夜行軍數百里,分兵三路,夾擊晉州兵,九戰九捷,俘虜數千人。
晉州刺史力竭被俘。
這一戰至關重要,因為這是兩軍正面交鋒的第一戰,而且晉州是河東南面的門戶,它的失守,預告周嘉行可以從此長驅直入,直接威脅河東重鎮。
首戰告捷不僅鼓舞士氣,穩定民心,還讓其他蠢蠢欲動的節鎮從渾水摸魚的幻想中清醒過來。
隨著鄂州兵大捷的訊息傳遍天下,諸節鎮敏銳地認識到:河東守不住了。
這時,朝廷頒佈許婚詔書,封賞吳王,南方其他幾地節鎮不得不開始著手準備遣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