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個大概要用去兩顆紫眼睛,那麼就只剩下八顆紫眼睛,李尋還打算拿出兩個小的紫眼睛用金鑲玉的方式做兩個耳墜,最後剩下的六個,六”寓意順利;六在《易經》中是陰數的代表;有順乎自然的意思,李尋便準備把它打造成一條翡翠項鍊。
至於戒指,結婚的戒指顧依零和姜正蕭早就準備好了,他也就不湊這個熱鬧了,李尋又上下打量了一番,十塊翡翠打造下了自然還會剩下一些料子,只要他到時留點心,省下一點,也應該可以組成一個小鏈子,這樣手上的飾品也有了。
要準備給顧依零的禮物敲下了定局,李尋首先設計的,便是耳墜,畢竟耳墜較為簡單,雖然有羅峰的記憶打底,李尋還是準備穩妥地從簡單的入手。
不過這種料子太珍貴,李尋不敢貿然下手,只能先拿硬度差不多的大理石練一下手。
八刀分浪,一刀八法,顧名思義,用八刀分浪雕刻東西。一刀下去,就會留下八處痕跡。,當然這是在刀法大成的情況下。
李尋手中的刻刀,便是在普通刻刀的基礎上,為了適應八刀分浪而改造過的,即使如此,李尋一道划過去,還是隻能劃出兩道刻痕,看到這樣的情形,李尋不禁皺了皺眉,舊時羅峰的身體素質比起他是大大的不足,卻也因為苦練突破到了一刀三痕的地步,至於李尋為什麼不如羅峰的原因,一是因為記憶畢竟不是他自己的,不能融會貫通,二是因為不同的身體,羅峰的習慣方面和他有出入。
說起這八刀分浪雕刻法,卻不得不說一個很有名的玉佩——雙魚慶豐玉佩。
秦朝雙魚慶豐玉佩,是漢高祖劉邦的十七子劉繹的隨葬品之一。相傳漢高祖劉邦在稱帝以後,將他的第十七子劉繹封為越王,後越王劉繹就埋葬在封地。1934年在湖北江陵望山西30公里處發現了越王劉繹的墓地,出土了大量的金銀玉器,其中就有這一枚雙魚慶豐玉佩。後來,玉佩就在戰亂中不知去向了,國民黨找了十多年都沒有找到。
在國內的靈異事件之中,雙魚慶豐玉佩也是必不可少的話題,其本身就是一件未被揭開的古老秘事。
雙魚慶豐玉佩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它的質地,是傳國玉璽的下腳料。和氏壁並不是一塊完美的無暇的白色。戰國時代《錄異記》中描述和氏壁是:“歲星之精,墜於荊山,化而為玉,側而視之色碧,正而視之色白。”也就是說,這和氏壁正面看是白色的,但是側面看卻是碧綠色的。所以秦始皇在命人將和氏壁做成傳國玉璽的時候,就將其中的碧綠色部分去掉了,而這去掉的一小塊玉料,就做成了雙魚慶豐玉佩。後來,這玉佩就落到了劉邦的手裡,被劉邦賜給了他的十七子越王劉繹。
而這雙魚慶豐玉佩,雙魚的同一位置的八片魚鱗,那可是用八刀分浪雕刻一刀雕刻而成的,若隱若現,十分逼真。
李尋一直在做著同一個動作,不斷地在大理石上留下劃痕,這種枯燥的事情李尋堅持了一整天,也是因為記憶的原因,李尋很快就達到了一刀三痕的水平。
一連兩三天,除了吃飯的時候被万俟央叫出來,李尋一直宅在房裡,不斷練習著八刀分浪雕刻法,只是卻始終不能突破到一刀四痕,明明就感覺到要快了,卻總是差個臨門一腳,這使李尋煩躁又鬱悶,不過他也不想想,這雕刻法這麼好練的話,早就爛大街了,羅家也不會再得到雕刻法之後也沒一人達到過一刀八浪的境界。
就在李尋準備將閉關進行到底,不到四痕不罷休時,林子卿的一道電話卻打亂了他的計劃。
作者有話要說:文天祥的正氣歌相傳刻在大牢的石壁中,這裡的請勿深究。
豬腳真正崛起的時候要到了,接下來不久的劇情有一個我很期待的地方,只是很擔心能不能將那種氣勢寫出來……嘻嘻O(∩_∩)O~
ps:肉什麼的我也考慮過,只是革命尚未成功,路還有很遠啊QWQ
☆、第46章 啟程香4港
“尋子,有件事你一定很有興趣!”林子卿爽朗的聲音從電話裡傳出。
李尋挑了挑眉;不置可否;不過林子卿如此信誓旦旦地說;也勾起了他的好奇心:“哦?”
“你應該知道這個時期是各大拍賣行開展秋拍的時候吧?”
李尋怎麼說也是在古玩圈有點名氣了;怎麼不知道,每年的春天、秋天都是各大拍賣行收集各類收藏品舉行大規模的拍賣時間;不同於平時的拍賣專場,秋拍和春拍也是精品最多的時候,他也收過幾個拍賣行的請柬,不過都是沒什麼名氣的拍賣行,只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