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獲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自性無非、無痴、無亂,念念般若觀照。常離法相,自由自在,縱橫盡得,有何可立?”
——《壇經》
今日瑤池裡,二妖王辯法,東極帝受教,實在是熱鬧非凡。西王母說鴻蒙錯在不知道生死次於榮辱,如此便定了“生死榮辱”的輕重,可越鳥卻說世間除生死之外還別有洞天,西王母起了好奇,有心試一試這位靈山尊者的深淺,於是便讓越鳥細說。
天數循因果而生,天下以因果為第一關。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就好比當年的古藍縣鄉民將越鳥所化的孔氏浸了豬籠,從此受三年大旱之苦。法不責眾,可因果卻從來不管什麼眾不眾的,青華總是自責,認為是他盡誅百妖惹下禍端,其實不然,彼時神人妖皆念戰,就此便萬劫不復落入血海,此乃因果,非一人只過。
因果之下是自由,所謂自由就是心無掛礙,放下執著,正如當年鳳凰所言——隨心得淨土,隨緣得造化。三界眾生,只要肯放下貪嗔痴恨,便能來往無拘。《心經》有言:“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可世人大多放不下私情物慾,莫說是凡人了,佛母金身的菩薩,心裡照樣放不下自己的女兒,鴻蒙封神萬年,照樣滿心苟且,由此可見“心無掛礙”之難得,因此為世間第二關。
自由之下是生死,萬物凡是有命的,都有死的一日,捨不得生死,便註定被生死所困。求生盼死,求死捨不得生,如此迴圈往復,煎熬陽壽,最終必定不得善果。當年越鳥和檮杌說法,告誡她生死相依,死是生的必然,“無”才是生的反面。後來青華與檮杌論及生死,檮杌倒比他釋然,便是因為她已經領略了生死同源的道理。
正如西王母所言,鴻蒙智短,只知道爭一時之長短,不明白生死的掙扎,因此生死之下便是榮辱。所謂“榮辱”是無中生有,是無妄之災,是未得通悟者的糊塗索取。鴻蒙被五族排擠,心中始終不忿,他想起兵為五族正名也好,想求取龍川也罷,終究不過是為了自己那份不願屈居人下的榮辱心而已。
佛母總說越鳥聰慧,可西王母也是到了今日才真正見識到了越鳥的胸懷——這果不愧是靈山教了三千年的高徒,便說是大徹大悟也無不妥,若非她命途多舛,只怕雷音寺恨不得早早將這大智者收入囊中。
越鳥洋洋灑灑出口成章,字字句句引經據典,可青華總覺得越鳥這話像是說給他聽的——鴻蒙困於榮辱,而他則困於生死,殊不知生死之上,還有自由和因果。他處心積慮想要保住越鳥的命,不惜將她困在天庭成了籠中之雀,可世間廣大,三界四道無數生靈,因果迴圈哪裡是他能阻攔的?他與越鳥本就是兩傷之命,如今他倆逆天而行破鏡重圓,來日焉能有好下場?
越鳥見席間沉默,便又說:“世間因果之上,還有一關,不知二位能不能猜的?”
西王母答“緣分”,越鳥搖了搖頭。
青華答“輪迴”,越鳥也搖了搖頭。
“因果之上,還有慈悲。所謂慈悲,便是雖知道此路不通,心中卻依舊慈愛,雖知道無有善終,心中卻依舊悲切。此既為天地最大乘者,可動搖因果,轉危為安,化腐朽為神奇。”
青華撥動念珠,他那一顆心沉進了水裡又浮了出來,彷彿一個幾乎被溺亡的人再度重生。
“殿下此言差矣,天下第一大乘不是慈悲,而是情……”
所謂的情,就是東王公為西王母在水下煉丹爐,情願自己歸於一丹也不肯讓西王母左右為難;就是越鳥和青華七生七世生死相隨;就是越鳥不需要問青華,便知道他會心甘情願入贅明王宮;就是一對天生的鴛鴦,就算被拆撒,就算生死兩隔,也照樣會惦記著彼此。
越鳥這叫陰溝裡翻船,她算計過了佛母和西王母,豈料最終居然敗在了青華手裡。
西王母司天下姻緣,對“情”之為物自然是獨具會心,且不論明王為何回鸞,佛母敢將明王送回九重天,必然是篤定了青華大帝心繫明王,無論來日如何都會一門心思保住她的性命。天劫也好,情劫也罷,兩傷也好,兩全也罷,有情人終成眷屬。青華說的不錯,情既是因,也是果,因此自然在“因果”之上。
今日三仙論道,說的是天地之道,論的是紅塵長短,此一談就此揚名四海,在天庭傳為佳話。
瑤池大夜彌天,西王母推說累了,讓青華夫妻在蟠桃園逛逛。她看得出來,明王和青華雖然已經大婚,可兩人似有什麼難解之事,這一對苦命鴛鴦來日生死難料,叫她心裡實在難安,有道是救人救到底,她既然已經成全了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