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隨竹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謝後,上馬繞城大叫:“我們兩人蒙大將軍赦免罪名,賜給爵位,你們為何不早點投降!”城內人聽到這話後,都議論說:“文鴦是司馬氏的仇人,尚且被重用,何況我們呢?”於是大家都想投降。
諸葛誕聽到這個訊息後大怒,日夜親自巡城,以殺戮來立威。鍾會知道城中人心已經變了,於是入帳告訴司馬昭說:“現在可以乘機攻城了。”司馬昭大喜,於是激勵三軍四面雲集一齊攻打。守將曾宣獻出了北門放魏兵入城。諸葛誕知道魏兵已經入城了慌忙帶著麾下數百人從城中小路突圍而出到了吊橋邊正遇上胡奮手起刀落將諸葛誕斬於馬下數百人也都被縛住了。王基引兵殺到西門正遇上吳將於詮。王基大喝道:“為何不早點投降!”於詮大怒說:“我受命出戰為人解難既不能解救又投降他人這是義所不為的!”於是他把頭盔扔在地上大呼道:“人生在世能死在戰場上是幸運的!”他揮刀死戰了三十多個回合人困馬乏最後被亂軍所殺。後人有詩讚美他說:當年司馬圍壽春降兵無數拜車塵。東吳雖有英雄士誰及於詮肯殺身!
司馬昭進入壽春後將諸葛誕的老小全部斬首滅了他的三族。武士們把所擒獲的諸葛誕的部卒數百人綁到司馬昭面前司馬昭問他們:“你們投降嗎?”眾人都大叫道:“我們願意與諸葛公同死決不投降你!”司馬昭大怒命令武士把他們全部綁在城外逐一問道:“投降的免死。”結果沒有一個人說投降。最後把他們全部殺光了也沒有一個人投降。司馬昭深深地嘆息不已命令把他們全部埋葬。後人有詩讚美他們說:忠臣矢志不偷生諸葛公休帳下兵。《薤露》歌聲應未斷遺蹤直欲繼田橫!
卻說吳兵大半投降了魏國裴秀告訴司馬昭說:“吳國計程車兵和百姓都在東南江、淮地區如果留下他們時間久了必然會生變不如把他們活埋了。”但鍾會說:“不能這樣做。古代用兵的原則是以保全對方的國家為上只誅殺首惡而已。如果把他們全部活埋了這是不仁義的。不如放他們回到江南以顯示我國的寬大。”司馬昭說:“這是高明的見解。”於是就把吳兵全部放回了本國。唐諮因為懼怕孫綝不敢回國也來投降了魏國。司馬昭都重用了他們讓他們分佈在三河之地。至此淮南已經平定。
司馬昭正打算退兵的時候忽然接到報告說西蜀的姜維引兵來攻取長城攔截糧草。司馬昭大驚慌忙與多位官員商議退兵的策略。此時蜀漢的延熙二十年已經改為景耀元年。姜維在漢中挑選了兩名川將每日操練人馬:一是蔣舒一是傅僉。兩人都很有膽量和勇氣姜維非常喜愛他們。忽然接到報告說淮南的諸葛誕起兵討伐司馬昭東吳的孫綝也出兵相助司馬昭於是大舉兩都的兵力將魏國的太后和皇帝一同帶出去征戰了。
姜維非常高興地說:“我這次大事可成了!”於是他上表奏報後主劉禪,表示願意興兵伐魏。中散大夫譙周聽到這個訊息後嘆息道:“近來朝廷沉溺於酒色之中,信任宦官黃皓,不理國事,只顧歡樂。姜維屢次想要征伐,卻不顧及軍士的疲憊。國家將要危亡了!”於是他寫了一篇《仇國論》寄給姜維。姜維拆開看了之後,發現這篇文章寫的是:
有人問:古往今來能夠以弱勝強的,他們的方法是什麼?回答說:處在大國而沒有憂患的,常常是因為輕慢;處在小國而有憂患的,常常是因為善於思考。輕慢過度就會生亂,善於思考就會治理得好,這是治理的常理。所以周文王善於養民,以少數的兵力取得多數的勝利;越王勾踐體恤民眾,以弱小的兵力擊敗了強大的敵人。這就是他們的方法。
又有人問:過去楚國強大而漢國弱小,雙方以鴻溝為界。張良認為民眾的心志已經安定就難以改變,所以率領軍隊追擊項羽,最終消滅了項氏。難道一定要像周文王、越王勾踐那樣做嗎?回答說:在商、周交替的時候,王侯世代尊貴,君臣關係長久穩固。在那個時候,即使有漢高祖劉邦那樣的人,又怎麼能夠憑藉一把劍就取得天下呢?等到秦朝廢除分封制設立郡守之後,民眾疲憊於秦朝的徭役,天下土崩瓦解、各自為政,於是豪傑紛紛爭雄。現在我們和他們一樣都是國家傳世易代之後的情況,既不是秦朝末年天下大亂的時候,也確實有六國並立的勢力範圍存在。所以我們可以像周文王那樣慢慢治理等待時機但難以像漢高祖那樣迅速取得勝利。必須時機合適才行動數運相合才舉兵所以商湯、周武王的軍隊不再經過戰鬥就取得了勝利這確實是重視民眾的勞苦並審時度勢的結果。如果一味地濫用武力、頻繁征戰不幸遇到了困難即使有再聰明的人也不能謀劃出好的辦法了。
姜維看完之後非常生氣地說:“這是腐儒的言論!”他把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