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伐天之戰(求道者) (第2/5頁)
流年笙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或是虔誠禮佛,或是充滿慾望,或是渴求美好,或是指望不勞而獲,
有誠心為家人祈福者,有渴求功業者,有欲洗輕罪孽者,亦有那意欲行不義之事者,
但更多的還是那家裡長,家裡短,多是渴望佛陀保佑,能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不一定向善,甚至會損害其他人的利益,但也絕非什麼大惡之徒。
人心難明,凡此種種,盡是人性,
活在慾望的世界中,盡善盡美的人本就不可能存在,
那藏於人心最深處,最為難堪的一面,只要不去傷害他人,也就沒有必要將其暴露在陽光下的必要。
高臺之上,盤坐於金蓮之上的悟心一邊講法,一邊望著這圍在他身側的芸芸眾生,
時至今日,往昔的種種困惑他心裡也漸漸有了答案,不再偏執於一定要如何,而是學會了如何坦然的接受這個世界,如何在這算不上美好的世道中去做些真正意義上能幫助他人的事情。
脫離苦海,解救眾生之道,悟心並未找到答案,也放棄了繼續追尋的想法,
亦或者說,在現在的悟心看來,這個問題從來就沒有答案,
那書中的美好佛國永遠都不可能存在於現世之中,亦不是他們真正要去追求的東西,
只要人尚且是人,仍保留著屬於人的天性,這個問題就永遠不可能被徹底解決。
悟心覺得,自己真正要做的,從來都不是去追求那縹緲虛幻的佛國,而是一點一點的去改變自己身邊的一切,
接受人性中不美好的一面,並以此為基礎去引導他人向善,用最大的努力去讓更多的人有活下來的機會,讓他們在最為需要的時候得到該有的幫助,
在人生的岔路口,將溫暖遞上,將冷漠驅逐,
那看似不起眼的溫暖卻足以改變一個人終生的命運。
唯有當事者才能知道,他人那微不足道的關心,或是一次不起眼的嘲諷,對他們的一生會造成怎樣重大的影響。
而這,便是悟心如今追求的道理。
佛門的聖僧渡不了世間的芸芸眾生,但卻可以儘可能多的去渡身邊的人。
腳踏實地,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想著想著,一絲漣漪在悟心的心湖蕩起,
反應到外界,以悟心講法的高臺為中心,
地湧金蓮,佛國橫空,金色的佛光照在半山城的每一個角落,喚醒著人心中的美好。
所過之處,諸邪避退,痛苦不在,
平靜而又威嚴的聲音在天地之間迴盪,聲音不大,卻直擊心靈,讓所有人都沉浸其中。
許久許久,日落西斜,金蓮墜入群山之間,天空之中的佛國虛影也隨之消失不見,
留下的是那拜倒的人群,是那愈發虔誠的信仰。
恍恍惚惚之中,悟心的嘴角勾起,目光愈發平靜,心頭蕩起的漣漪也被回憶撫平,
百年前的時候,在同樣的地方,一個小小的和尚,坐在那簡陋的高臺之上,同今日一般無二的場景在過去上演,
不同的是,那時的小和尚只有一腔熱血,不明世間的道理,有的只是純粹,有的只是想去救下那些對自己好的人,
那時的小和尚講的口乾舌燥,心中說不出的惶恐與害怕,對死亡亦有說不出的畏懼,
“受一方香火,護一方安定,這不是佛教給我們的嗎?況且……況且西街的馬大娘每次上香都會帶來些糕點,東街的山爺爺每次都會給我說各種有趣的故事,南街的樂大叔更是會給我偷偷帶那些住持不給玩的玩具……”(詳見227章)
悟心至今仍記得自己當初在三玄面前說出的話,一晃經年,往昔的一切再次浮上心頭,相似的一幕再次在同樣的地方發生,
不同的是,半山寺的悟心小和尚只有一腔熱血,只有去挑戰力量的勇氣,卻沒有改變乾坤的力量,無可避免的會害怕,會畏縮。
而現在,佛門的悟心禪師終於有了去直面一切的勇氣,雖仍會閃過害怕的情緒,卻再也沒了曾經的畏縮,逐漸圓滿的心靈足以將所有畏懼驅逐,有的只是那愈發堅定的信念,和踐行心中之念的力量。
望著半山城內的一切,恍恍惚惚之中,悟心看見了往昔的自己,看見了往昔的三玄,也看見了屬於自己的宿命。
天定萬物,但人間最不缺的就是那獨屬於人的奇蹟。
高天之上,嗡鳴不止。
高天之下,悟心閉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