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以曹植中的“翩若驚鴻,婉若蛟龍”來形容其作品之美,這是陳恪之三十年後都未必能達到的境界。
即使當今真跡仍未出土,他用的是馮承素臨摹的版本,但這個版本無疑非常好地表現了原作品的神韻,相似度至少有九成以上。
陳恪之上了小學之後學校組織了很多文藝活動,他問覃父要不要去參加,覃父當即就駁回了,說以後如果不是某地書法家協會舉辦的比賽一律不要參加,既浪費時間又自掉身價。在這方面覃父是個十分心高氣傲的人,這一點深深地影響了覃松雪。
然而覃父還有一個理由沒有告訴陳恪之,他不想讓自己的關門弟子過早地暴露在其他人眼中,縣書協的有幾個是他們小學的老師,如果那幾個知道了陳恪之目前的水平將會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
即使陳恪之現在不到九歲,但水平已經遠遠超過了全縣所有孩子,其他人帶的徒弟只要有了一點進步老師們就會把他們的作品掛出來顯擺一番,所以覃父對那群孩子十分了解,連師父都是一群半壇醋,徒弟能有什麼出息?
學書法必須得有一個好的導師,王羲之有衛夫人,蘇軾有蘇洵,顏真卿又有褚遂良與張旭,而到了現代,自學成才已經完全是扯淡。書畫圈沒有看起來那麼幹淨,就算練了三四十年到了一定的境界,身後沒有一個有背景的人帶著進圈子,寫出來的作品仍然會無人承認一文不值。
覃父深知這個道理,他現在最愁的就是他沒什麼背景,但為了覃松雪和陳恪之他必須給他們創造一個好的條件。
幸而兩個孩子年紀都還小,他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來解決這個問題。
南方的冬天很陰冷,雪下得少,降水多為凍雨,沒有暖氣,小城市的家家戶戶都習慣用炭火取暖。覃松雪本來就有點胖,因為天氣冷,過年那幾天穿得跟個球似的。覃母給他買了一盒兒童爆竹禮盒,裡面什麼種類的爆竹都有,拿在手裡的,放在腳下踩的,有聲音的,沒聲音的……白天覃松雪貓在家裡取暖練字,一到晚上就喊著另外倆熊孩子出來放炮,炸得整個院子砰砰響,那是仨熊孩子最開心的時刻。
偶爾不遠處有大的煙花燃放,覃松雪都會讓陳恪之給他捂住耳朵,自己捂久了手酸。
陳家和覃家因為人少,大年三十都在一起過,菜也不用擔心浪費太多。南方的年菜品十分豐富,陳母嫁過來之後跟著覃母做飯,也漸漸學會了梅菜扣肉、小米粉蒸肉這些東西的做法,而覃母也學會了北方面食的做法。兩位媽媽從早上一直忙到下午,做了一桌子好菜。
陳父開了一瓶茅臺,和覃父分著喝了,吃飯的時候喝酒時間會拖得特別長。吃得最高興的當屬覃松雪,小肚子吃得鼓鼓的,為了塞下更多的食物還中場休息了一番。陳父和陳母用年終補貼買了一臺二十九寸的彩電,兩家人聚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十分熱鬧。
覃松雪第一次用這麼用這麼大的電視機看電視,興奮得一直到十二點敲鐘都沒睡。大年三十的晚上是陳恪之最痛苦的時候,十一點四十以後全稱燃放煙花,覃松雪這小子一如既往地讓他幫忙捂耳朵,自己則盯著電視畫面看得津津有味。陳恪之喜靜,煙花爆炸的聲音吵得他耳朵疼,還不能給自己捂著。
陳母有十二點吃餃子的習慣,覃母在廚房幫她,爸爸們則在一樓放鞭炮,陳恪之只得一直被噪音摧殘。
好在兩位媽媽的動作快,在十二點之前端著餃子進了客廳,看見覃松雪的行徑,覃母一巴掌拍在他頭上。
“兔崽子又欺負你哥!”
覃松雪吐了吐舌頭,不情不願地自己捂耳朵。兩位爸爸放完鞭炮也進屋了,剛出鍋的餃子還很燙,分了四盤裝,陳母和覃母先端了兩盤出來,兩位爸爸就端了剩下的兩盤。
縣城畢竟人少,時間過了十二點一刻就漸漸安靜下來了。
覃家以前吃餃子沒那麼多講究,基本上都是在外面買現成的,更不會在裡面包東西,但陳母過來之後就把吃餃子當成了過年的第一大事。而覃松雪自從吃出第一個硬幣之後他就愛上了過年吃的這種食物,覃父則把硬幣這事兒忘在腦後了,一口咬下去差點沒把牙崩了,讓所有人笑得腰都直不起來。
第17章chapter17
大年初一早晨祭祖。
覃家二老都葬在城郊的墓群,陳家的老人家都還健在,陳父的爺爺奶奶葬在鄉下,只在清明節的時候去掃一下墓。所以祭祖這項活動只有覃家參與。
三十的晚上覃松雪是和陳恪之一起睡的,因為凌晨一兩點才躺下,覃松雪賴到了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