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4/4頁)
雨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宿制,約六成的學生都在學校腹地內過著住宿生活。 當然,高科也是住宿生。本來是從市區的自家通學,念位於千葉的英明大學附屬男女合校,但隨著父親到海外工作,他從高中起進入這所有宿舍的清泉學院,這是有點少見的案例。
舍監說,身為這種少見的例子,卻從一年級起就被任命為舍長,是因為包含所有直升學生在內,他轉入時的成績是全年級第一名的緣故。
雖說是舍長,但其實不用做點名之類的麻煩事,住的聖約翰舍也沒什麼棘手的問題,所以覺得若工作只有要在每學期的住宿生會議上擔任主席的話倒無所謂,升上二年級後也繼續擔任舍長的工作。
其他學生則是從縣內外各地,透過搭校車、騎腳踏車、坐八嶽高原火車或父母接送等方式通學。制服基本上是深藍色的高領學生服,有人稱讚說只要穿上這套制服,清泉學生們的帥氣度看起來就會增加四成。夏天的是胸前繡有將校名設計成校徽,有著深藍色刺繡的白色開襟襯衫及深藍色長褲,搭配的配件是灰色毛衣背心,鞋子指定為黑色皮鞋。高領外套的領子則彆著金色的校章和學年章。
以上這些在很普通的私立高中也看得到,不過清泉稍微特殊的是,雖然是男校,但因為是天主教學校,所以依照傳統,有每天早上做禮拜、星朋一讀聖經的時間。
校內許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十字架、瑪麗亞像和聖殤像等,照年級區分的宿舍名也取自於各使徒,宗教色彩相當濃重,不過因為學生本身也有基督教家庭和普通家庭的子弟,所以學生間的宗教意識很薄弱。真要說起來的話,似多就是一方面基於青春期特有的青澀和粗神經加上些許愛校心,在善意的玩笑中經常提到宗教話題的程度。
清泉學院的前身本來就是農學院,這是赫爾神父為了教授農牧技術,與教堂開設興建的學校,住宿制也是當時流傳下來的。雖然後來演變成被同屬天主教系的英明大學以附屬的形式吸收,不過現在一個年級仍有一班農學科,也有人說這是清泉值得敬愛的開明校風之一。
基本上,也許因為本校是貴族學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