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學習,因為霍普斯教授對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他要有所成,便是給霍普斯教授最好的禮物。
但是很快,團隊就遇到了瓶頸,突破瓶頸的楊陽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
事情敗露
他二十多歲的時候牙槽最後面開始長智齒,一半在肉裡一半在外面,平日裡沒什麼事兒,也不知道是上火還是吃東西硌著了,有時候就會疼的厲害,這一次後面又疼起來,忍受不住,臉都腫了,羅書行讓他去看醫生,他說吃點消炎藥就行了。
羅書行說,你當這裡是中國,想買藥就能買到?沒有醫生的處方,沒有一個藥店會賣給你藥,而且不是發燒不省人事,消炎藥不用想。
沒有辦法,楊陽被羅書行帶去了牙醫那裡,楊陽說,雖然我也上手術檯,但我還是感覺牙醫好可怕。
羅書行噙著笑只是揉了揉他的頭髮。
楊陽最後那顆牙被醫生拔了,他在那兒做最後處理的時候,看旁邊的助手拿了一盒子的工具,他看了看,突然想到了什麼,拔了牙顧不著疼痛就跑去了AGH中心,舌頭還有麻藥說話都不直溜,羅書行看著好笑,但是也覺得這樣認真積極的楊陽很是可愛。
楊陽對隊員說,我們可以向牙醫學習。
他們的工具很精巧。
因為這些事情,他們又在德國多待了半個多月,一個半月文章新鮮出爐,霍普斯教授也很開心,親自把他們的文章改了改,發給了醫學界首屈一指的期刊。
最後有楊陽和羅書行的署名,楊陽很開心,這篇文章再一次引起了廣大醫學界尤其是心臟領域的關注,楊陽這個名字開始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羅書行是醫院的人,楊陽是A醫大的人,他們出彩,就相當於這兩個地方出彩,院長校長都接到了上級的表揚,下面人自然也跟風趕快加緊學習,搞各種心臟專業學術活動,以表示對羅書行工作,科研工作,學生學習實習的重視。
他們因為耽擱了半個月,形成有點緊,並沒有去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