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 (第2/4頁)
插翅難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使勁,便摟著他的肩,帶過他整個的上身,擁入自己的懷中。
江東遊擊隊派了兩個精幹的小夥子送他們過江,正是第二次國共合作的蜜月期,皖南事變還沒有發生,新四軍游擊隊對真心抗日的國民黨軍人的態度還是尊敬和友好的。成才和齊桓從水路轉陸路,一路有游擊隊的接力護送,很順利地到達了顧祝同的第四戰區。
而經過在第四戰區的休整以及在四五戰區之間的穿行,他們到達重慶已經是一個半月之後,農曆新年已近,而此時的重慶經歷了一輪又一輪來勢兇猛的大轟炸,終於有了喘息的時候,頑強的百姓再艱苦的日子也要給自己過上一個好年。
不好意思,隔了這麼長時間才更新,從這章開始,寫法會出現一些變化,希望大家習慣。謝謝大家對我的容忍!
======================================
《青山遮不住》第二十五章(上)
1951年的12月,朝鮮戰場上時打時停的戰鬥因為聖誕節的到來顯得有些沉寂,美國人為了即將到來的聖誕節,故意拖延著停戰談判的緊張狀態,雙方在軍事分界線上的爭執從1951年7月開始停戰談判之後就沒有停止過爭論,而更為棘手的交換戰俘問題還處在一觸即發的階段。
美國人要過聖誕節,中國人民志願軍停戰談判代表團難得地有了休息的時間,代表團的女翻譯高梅生一早就起來,在院子裡曬被子晾衣服。
談判代表團駐地在三八線中部松嶽山南麓北南公路邊的一座小院內,只有10間小平房。高梅生有著高挑清秀的江南女子的典型模樣,國民黨軍官家庭出身,燕京大學外文系高材生,使得她在志願軍的女軍人之中總帶著些與眾不同的書卷氣,不過延安抗大學員和多年地下工作的經歷,又讓她的舉手投足顯得幹練和機敏。
朝鮮南部的陽光即使是冬天也比北方要明媚一些,高梅生看著遠處松嶽山的峰巒,突然有些失神,停下了手裡的動作。
“小高,今天怎麼沒出去逛逛?”身後傳來談判代表團總指揮李克農的聲音,高梅生連忙轉過身,定定神,看見自己在軍委情報部的頂頭上司、外交部副部長、昔日的“龍潭三傑”正笑吟吟地看著自己。
“李隊長,您不也沒出去嗎?”梅生笑著反問了一句。李“隊長”是李克農在談判代表團的代號,高梅生49底就從二野調到“李隊長”手下工作,這次到朝鮮也是“李隊長”點的將。
李克農看著高梅生,臉上的笑意突然停了一下,眼神裡閃現著一些憂慮,他斟酌著話語,看著高梅生,“小高,等會新聞處有一些材料要送到國內,你收拾一下,跟他們一起回一趟丹東!”
高梅生有些不解地看著李克農,心卻莫名地不安起來:新聞處的事,作為翻譯的自己為什麼一起去?難道?
果然,李克農的聲音低緩地響起,“剛才接到志願軍總部的電話,成才,在排彈的時候受了重傷,現在丹東的野戰醫院,我們幾個團領導商量了一下,這幾天也沒有談判任務,你回丹東去看看他。”
他又受傷了,不知道是他這一生中第幾次受傷了?自己第一次見到他,就是在醫院裡,那次他在一二八淞滬抗戰的戰場上受的傷;後來1941年,在重慶與他重逢,那個人剛剛被人從南京的刑場上救回來,重傷初愈。
對了,那是整整十年前了,同樣的冬天,重慶女青年會勞軍活動的現場,嘈雜激動的人群裡,軍事委員會政治部上校參謀成才,穿著筆挺的國軍制服,一如從前那樣的英俊溫和,微笑著安慰自己:“小時候有個老頭給我算過命,說我命大,前世積了德,這輩子總能絕處逢生。”
重慶的那個冬天有些陰冷,連著好幾天沒有見著太陽了,高梅生雖然只穿著單薄的呢大衣,從家裡到報社,在重慶壩子間上上下下的,走進報社的大門時,旗袍裡的內衣已經有些汗溼之後微微的涼意了。
梅生掏出手絹一邊擦著額頭,一邊衝進辦公室,今天下午重慶基督教女青年會搞了一個大型的婦女界迎春勞軍活動,她這個專職跑婦女界的記者不能缺席,
聽說張治中將軍會率領前方抗日英雄前來參加活動,孫夫人、廖夫人以及其它各界人士也會到場。
從延安到重慶兩年了,在《商務日報》“戰時婦女”專刊工作也兩年了。《商務日報》是一家觀點中立的報紙,創辦於1914年,國民政府移都於重慶之後,報紙進行了擴充和革新,尤其在文化和社會版面上更是很有特色。
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