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而南方相對平靜,雖有訊息傳來,但到底尚未淪落為戰場。人們依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照舊,只不過,細軟都卷吧起來了,準備隨時奔命。
不過這倒是便宜了倭賊,一些登陸的倭賊,進入百姓家中之後,根本無需費力搜尋,直接就將人們準備好的包裹捲走了,省時又省力。
這樣的情況如同蒼蠅叮蛋一般,有一隻落上來之後,餘下的蒼蠅全都聞腥而來。倭賊頻頻來犯,各地都出現了被搶的現象。
雖然被搶劫的範圍不大,但也足夠引得俞思冕頭痛。這家賊還沒防上,倒先便宜了外賊,真是豈有此理。於是在各地頒發公文,言說福建尚且太平,戰火併未燃燒至長江以南,大家該如何還得如何,小心謹慎本無錯,但要提高警惕,小心別便宜了倭賊。
這邊廂俞思冕和幾名千戶商量對策,加強防範力度和打擊力度,以免倭賊趁火打劫。
其實水師內部也頗有些惶惶不安,各地方軍全都聽令於朝廷,如若朝廷要向南方徵集軍隊勤王平定叛亂,到時候,到底是去勤王呢,還是去抗倭?
這種擔心也不無理由,畢竟這直接關乎各位將軍大人們的烏紗帽,也關乎各位將士的項上人頭。
俞思冕長嘆一口氣:“目前戰事只在淮河以北,並未燃燒至南方。福州府在我的轄制範圍,俞某並未接到上級的命令,所以目前大家都把心放回肚子中,該幹什麼幹什麼,不要自亂了陣腳。”
私下裡莫盡言問俞思冕:“要是朝廷下令讓我們去勤王鎮反,那怎麼辦?”
俞思冕長嘆了一口氣,有些話他不好當著外人的面說,只能私下裡和莫盡言聊:“上頭那對叔侄正打得熱火朝天,說白了,就是他們的家務事。這個事情沒有對錯,只有成王敗寇。我並不想參與其中,所以目前我只能將我們的人派去抗倭,萬一上頭的命令下來,我還能拖延些時日,說大家都在忙。咱們也是在辦正事,料想也還有些轉圜的餘地。”
莫盡言也無奈地嘆了口氣:“沒想到做官也不容易啊。”
俞思冕無奈地笑笑:“從來都不容易啊。”
莫盡言道:“俞大哥,你說那兩方打到最後,誰會贏?”
俞思冕搖搖頭:“噓,莫談國是。”
俞思冕心裡自然是有些掂量的,但是不能跟莫盡言說,這個問題實在是太重大了,他還是想讓莫盡言儘量置身事外。
☆、84第八十四章 血親
就在俞思冕為這事發愁的時候;江城著人送了一封信過來;讓他去一趟福州。
俞思冕料到這事多半與北面那場戰爭相關,江城不好再信中提說,才叫了他去當面說。只是不知道江城的態度如何;正好去探個口風也好,便帶著莫盡言趕到了福州。
江城很直接,寒暄過後,就開門見山說正事:“賢侄想必也是知道新帝與燕王之爭了,不知作何感想?”
俞思冕苦笑道:“依思冕愚見,這是皇家內部的事;我們是做臣民的;管不了天子的家事。所以我決定置身事外;靜觀其變。”
江城捋著鬍子頷首道:“我與思冕的見解不謀而合;這是皇家之爭,到時候變不變天,都依然是朱家的天,所以對我們來說,都沒有多大的關係,由他們鬧騰去吧。”
俞思冕笑道:“伯父高見。”
江城嘆了口氣道:“小兒南安自京中寫信回來,目前京城尚算太平,只是朝廷大軍連連敗退,燕王似有破竹的勢頭。”
俞思冕吃了一驚:“朝廷有百萬大軍,燕王才多少兵力,不至於傾敗至此吧。”
江城點點頭:“我也這麼覺得,大約還是用兵不當所致。依我的看法,這仗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結束的,所以還是靜觀其變吧。思冕你近日可接到過你父親的信?”
俞思冕搖搖頭:“我到閩地之後,就再也沒有過家裡的訊息。”只怕他爹當他已經死了吧。
江城也嘆了口氣:“俞大人這麼做,似乎有些過了。”
俞思冕道:“只怕也有旁的人推波助瀾的作用,我的信,怕是一封也沒有送達到他手裡過。”
江城張了張嘴,想說點什麼,最終還是什麼都沒說。
俞思冕笑道:“江伯父不必擔心,沒有我爹,我依然也活得很好。只怕我是無法履行作為子女的責任了,我當初離開京城,就沒想過再回去。”聖人說父母在不遠游,但他卻因為父親尚在,被迫遠遊,否則那些如狼似虎的異母兄弟不把他弄死才怪,當初選擇離開,正是為了落得一個清靜,沒想到還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