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莫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入宮的第一推手,而他做的只有一件事,在大臣所上的奏摺最後偶爾加上一句帝乃重情重義的有道明君,奈何如今帝仍處於悲痛之中。
官場就是這樣的。話無須說明,短短的一句話亦能起到點石成金的效果。他不過是在百官惴惴、皆擔心隆慶帝大肆清理貪官的時候,隱約給了他們一點提示。那就是讓皇帝走出喪妻之痛,甚至於流連其他女人,那麼,這些貪官們自然也就安全了。官場便是一具龐大而精密的機器,只要這條資訊散發出去了,餘下的事情,自然有無數人搶著去做成這件事。沒有“馨舞公主”,也會有別的女人被別的官中獻上來。
但俞序軒也知道,馨舞公主雖是難得一見的絕色,但以隆慶帝之精明,即使沈溺,亦不會太久。所以留給他的時間有限。
當馨舞公主受寵時,俞序軒只做了兩件事。這一年,河西省西部夏邑縣遭遇了嚴重水災,百姓流離失所。有官員彈劾夏邑縣令孫藝和河西巡撫勒阿茲等官員相互串通,隱瞞災情。俞序軒批覆時,只寫了一句,著河東巡撫代為查實,有證據之後再上報。這是俞序軒做的第一件事,他做的第二件事,則是提前給全國所有八十歲以上的老人按例發下三兩銀子。這還是從端康帝時傳下的慣例,以示朝廷之敬老愛老。
即使做小動作,俞序軒也只會做這樣的小動作。只有做得最少,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小事後被發現的機會。為了這個目的,俞序軒甚至於沒有去核對這些八十歲以上老人的名單。但是,河西省雖然不及江南魚米鄉的富庶,卻也並非最窮的地方。夏邑更是數十年沒有遭過災,想必會有個把長壽的老者吧。
俞序軒的經驗告訴他,越是這種平時不遭災的地方,一旦遭災,則必不會是尋常水災,必是百年難得一遇的大災。
俞序軒在賭,賭重災之下,無法生活的百姓必會躁動。如果說之前,俞序軒雖然不是愛民如子,但亦非如此的視人命如草芥,而現在他卻顧不得了。
俞序軒不是愛民如子,但隆慶帝絕對是“愛民如子”的典範。俞序軒的天性中,有繼承自母親的善良。俞序軒親眼見過,隆慶帝少年時候宮中小動物死了,他竟然淚流不止。瑞正帝要遺詔中稱隆慶“秉性仁慈”,在俞序軒看來並非虛譽。瑞正帝甚至因此擔心自己的繼任者是否過於仁柔,不能勝任皇帝這個職務。
但在俞序軒看來,其實大謬不然。從小接受帝王教育的隆慶帝,或許把“重農”“憫農”思想牢牢地刻進了他的臉海里,但隆慶帝同時也一個力圖以權力籠罩、控制一切的皇帝。皇帝對他這個宰相的態度,便是明證。隆慶帝熱愛的是秩序與穩定,最恐懼的是老百姓不聽使喚。
俞序軒更在賭,賭百姓躁動之時,隆慶帝多半會採取最嚴厲的手段。
天照王朝,早已危機四伏,而不安寧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壓力。經過上百年的發展,隆慶朝或許可以稱為盛世。但作為一國之宰相,俞序軒更能肯定,這個盛世與歷史上其他盛世很不同,隆慶盛世是一個貧困的盛世。開元盛世是“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而文景之治時老百姓也都富裕得十分了得,家家戶戶都能騎馬,而且全騎雄馬。但在隆慶盛世中,卻絕對看不到類似的情況。除了官紳富戶,大部分百姓都是貧窮的。
俞序軒早已敏銳地覺察出,天照朝的統治並不穩定,如果在他死前出現農民起義,其實也不是不可能的。雖然不至於馬上就動搖天照朝的統治根基,但動亂卻是難免的。而只有亂,他才有機會。
而現在,俞序軒要做的就是加快這種程序。
如果動亂不可避免,而他僅僅只是在這把乾柴上加一把火,實在算不上大的罪過。俞序軒一邊心裡難受,一邊卻在焦急地等待著。
名相 正文 名相 17。
章節字數:2770 更新時間:09…06…12 21:17
/*綠水袖**首發*/
*******************************************
隆慶四年夏,隆慶帝循例要去城外避暑山莊小住。回來的路上,罕見地竟有兩個衣衫藍縷、骨瘦如柴的老漢攔在巨大的皇家儀仗前,說要告御狀。
隆慶帝平時待百姓頗親厚,多次下令減免百姓賦稅。攔路的雖是小小百姓,皇家侍衛長亦不敢怠慢,稟了皇帝。
隆慶帝有些詫異,立即讓人帶了兩名百姓前來。隆慶帝平日有言,若這天照朝的官吏是百姓的父母官,那他就是百官的父母,也就是百姓的祖父。這時候,這位“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