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 (第4/4頁)
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今趙利民已經不是商人,而是官員了,那麼就順理成章的把自己的兒子送到了書院去讀書。
而且為了讓兒子日後在官場上有門路,所以他拜到了一位京城中大官的門下。
也因此,日後他雖然不能步步高昇,但因為有這麼一個靠山,所以他便是做了再多的荒唐事,也沒有哪個看他不順眼的官員給他參上一本,或者有哪個百姓進京把趙利民告了的時候,京城也有人幫他擺平。
正是因為這種種。趙利民自是願意聽候上官吩咐的。
只是他卻不知道,上官之所以讓他捉了林如海,實際上並不是因為林如海不好拉攏,畢竟林如海剛正,即使他查出了什麼,相信也沒有人敢把他名字給透露出來的,所以對方本不該出這種餿主意。
但是他卻出了,那是因為他和林如海有私怨。
而這一點趙利民並不知情,所以才這麼容易被忽悠了去。而陳述知道,所以便被對方威逼利誘。
可無論是被威逼利誘,還是被欺騙,但結果總是殊途同歸的,而林如海如今已然站在了這濮陽縣的公堂之上了。
唯一的變數卻是因為這林如海竟然是個不按理出牌的,為了一個手下,就敢不管不顧的幾乎要把自己的身份曝露出來。
須知道,在這種什麼情況都還沒有完全掌握的情況下,這幫衙役若是對趙利民有一絲的忠心,就不會留下林如海的命來。又或者是趙利民和陳述若有拼個魚死網破之心又該如何?
可事已至此,悔之晚矣,但又何嘗不是陳述有心把事情發展至如此?否則一捉到人就讓衙役把他們的嘴給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