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2/4頁)
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起來,又賜了座,準他坐著奏事。
林如海向來是個無事不登三寶殿的,老聖人也知道他的性子,雖然自從林老夫人過世之後,林如海變得有些孤拐了,但總得來說還是個好孩子。而且林如海還有一副好相貌,讓老聖人看著就覺得喜歡得緊。
不過,待到林如海把與奉給徒君溥的名單又再次眷抄出來的那份給老聖人遞上去之後,老聖人的臉色瞬間就大變,看著林如海的眼神也隱隱帶上了一絲不善。
林如海也不知道是沒發現,還是乾脆當做不知道,該他說的,該他做的仍是一點都不含糊。
“老聖人向來慈仁,只是國庫空虛已是事實,若不盡早追回欠債,怕是與茜香國的仗打不起來也就算了,若是打起來了,也只能因為糧草和軍需供應不上而以敗北收場。”林如海一副為國為民憂心忡忡的模樣。
“老聖人試想想,我們大明向來為小國所忌憚,但只要輸了一次,怕是那些小國就要蠢蠢欲動起來,到時候戰亂連連,卻又因為國庫空虛,到時候只能是敗仗一場接著一場,於老聖人與陛下的英名有礙啊。”
老聖人雖然貪戀權勢,但也不能說他不是一個好皇帝。尤其林如海提到與茜香國的戰事,那可是老聖人的一塊心病。
做為一個帝皇,老聖人最會的就是因小及大,舉一反三。想到國庫空虛而供應不上軍需和糧草,難免就想到這段時日以來,因為黃河的水患,已經使得兩岸的百姓流離失所,若是不能救助及時,只怕會是死傷無數,一個處理不慎,連著疫病也會流行起來。
這麼一想,老聖人就有些猶豫不決起來。
不得不說,林如海不虧是前世做過皇帝的,知道做為一個皇帝,他最在乎的是什麼。而且也多虧了老聖人雖然貪戀權勢,但卻從來都不會是個昏君,更懂得什麼是取捨。
不過,老聖人現在雖然猶豫著要不要處理掉那些老臣,但林如海懂他的心,而且也知道徒君溥還不夠成熟,很應該由老聖人幫他把把關才是,因此為了徒君溥的以後,老聖人現在的權勢還不能輕易的丟下,因此他與徒君溥說的計謀,其實也並不會很是傷及老聖人的筋骨。
而林如海現在要做的,就是把自己與徒君溥說過的計謀,再次的與老聖人重複一遍。
有了林如海之前的鋪墊,老聖人只要仔細想想,就明白林如海仍然是自己這一派的,也沒想過要幫著徒君溥來摘除自己的勢力,所以之前對於林如海的那份不善早早的就拋開了去,越發的和顏悅色起來。
“既然你已經有了主意,那就照你的意思去辦吧。”
得了老聖人的意願,林如海千恩萬謝之下,施施然離宮。
林如海的計謀其實也算不上是計謀,因為他前世是被當成孤臣為康熙所培養的,所以很多時候的作法都是簡單而粗暴。畢竟他是皇子出身,再簡單而粗暴的作法也不會沒有用處,而且也不容易被人當成是敵人,因為大部分會被人當成是敵人的,是那些擅長而且喜歡玩弄計謀的人。
不過,不得不說的是,當愛新覺羅胤禛成為皇帝之後,還是這樣簡單而粗暴的話,就很容易被人所詬病。而這,也是他被人非議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另外的原因就是因為他的毫不退讓以及嚴厲到近乎苛刻的性子了吧。
而林如海要做的很簡單,就是聯絡已經真正的掌管了一品將軍府的賈赦,讓他帶頭先行還錢,即使是一部分也好,起碼也是表了個態。到時候,再處置一些頑固不肯就範的,找些個緣由抄家貼補國庫,也就差不多了。
不過,說的容易,但做起來很難。
很難的那一部分,不是讓賈赦做個出頭鳥。畢竟只要與他講明利害關係,再加上賈赦自從得了林如海的主意,順順利利的將榮國府變成了一品將軍府,真正的當家主事之後,對林如海就格外的信服,所以他這邊倒是容易得很。
更何況,現在還錢,還能讓賈政出上一半,因為賈政怎麼說也還是賈府的一份子,即使分了家,也掩蓋不了他分得的家產可能也有國庫的一部分在裡面。而若是再拖上個三年兩載的,怕也就是兩家徹底分了開來,再讓賈政出銀子還國庫的錢,怕就不太現實了。
就算賈政不想出錢也沒關係,林如海會教導賈赦,怎麼從賈政那裡把錢挖出來的。
所以,難的部分就在於阻力。
索性老聖人那邊已經說通了,倒是不怕什麼。即使有人會狗急跳牆決定暗害了林如海,相信徒君溥也不會放任的,而且林如海也不是什麼省油的燈。
這林府,早就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