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頭。今後自己能參加的比賽將會越來越多,“光一,今後我們要奮鬥的可不僅僅只有日本國內的頭銜戰了,春蘭杯,應氏杯,三星杯……還有那麼多的國際賽事在等著我們,光一,一起好好奮鬥吧!”
名人賽結束後,三國交流賽正式開始,畢竟十二月還有王座賽和天元賽,沒那麼多時間浪費。
這次的交流賽算是非正式的,也就沒有組團體比賽,而是由選手自我選擇要對局的棋手。
在司銘面前坐定的,恰好是高永夏。
開賽前兩天,高永夏和洪秀英曾經到桑原家看望過司銘。那個時候,司銘就知道,點名要求自己參加交流賽的正是高永夏。即便在職業界摸爬滾打了這麼多年,高永夏還是如同最初那樣,有些高高在上的感覺,只不過,面對司銘時,他難得得帶著一絲客氣。
“別說我欺負你,快棋會下吧。”高永夏將計時器調好,“早點結束,你也好早點休息,怎麼樣?”
“可以。”司銘點了點頭。其實,長考這一習慣還是日本人比較多,中國棋手長考的並不多,即便是古代棋手,真正長考的也不多。
高永夏的棋依然攻得凌厲迅猛,司銘卻避其鋒芒。今次他採取的是上善若水的做法,以水的多變柔和之姿來接納融合高永夏的攻勢,在那些不被人注意的地方慢慢發展自己的勢力,你進我退,你退我進,以一種多變卻自然,順應形勢的棋形展開,慢慢將高永夏的大龍包裹在內,一一攪碎。
“我輸了。”高永夏不甘心地認輸,“再來一局?”
司銘微微擺了擺手,有些歉然道,“先讓我用點東西,早上用的不多。”受傷後,因為一下子吃不下太多東西,韓老中醫也建議司銘少食多餐,所以司銘現在一天差不多要吃四到五頓,真真的是餓不起,飽不起。
雖然剛才同高永夏進行的是快棋,也差不多用了兩個小時。早上是八點半開始比賽的,這會的確有點餓了。
高永夏看了看錶,點頭同意。
這次交流賽,司銘差不多就被高永夏一個人霸佔了,兩人有輸有贏,只不過司銘贏的次數掠奪而已。
“你的古棋流的確很有新意,回去我會好好研究的,下次,你要再贏我,可沒那麼容易了。”
“嗯,我拭目以待。”
☆、第80章 幸福的少年
除了司銘在同高永夏的對局中嘗試了將古棋路數現代佈局以外,岸谷和深津等人也嘗試著運用他們從司銘處借來的棋譜。中國棋手就更是大行其道。
中國古譜在這場交流賽上真正揭開了她的神秘面紗。三國的頂尖高手匯聚一堂,開始從各自的角度評析古代棋譜。
交流賽結束前一天,出現在大廳螢幕上的是當湖十局中的一局。當湖十局是中國清代圍棋國手範西屏、施襄夏於乾隆四年在浙江當湖的十盤對局。
這十局棋代表了當時中國圍棋的最高水平。範西屏弈棋出神入化,靈活多變,而且落子極快,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代表了感覺型棋手;而施襄夏的棋則計算精密,行棋謹慎,可以說是長考型的代表。
儘管當時的中國圍棋很多規則與現代規則不同,但在王星和塔矢行洋的解說中,大家還是看到其中短兵相接的精妙和雙方你來我往的驚心動魄。
“這局棋的棋譜,攻擊型的棋手可以好好研究這一塊。”王星一邊說一邊在棋譜上圈了一個範圍,“這一段的廝殺非常冒險,卻也非常精妙,很多走法,即便是我們現代的很多頂尖棋手都未必感嘗試。而,防守型的棋手,可以多研究這一塊,我個人認為,這一段白棋的防守反擊非常出彩。”
交流賽結束,高永夏帶著對司銘的戰書離開;而大部分棋手則帶著對古棋譜的困惑與興奮離開了日本。
司銘覺得,學習古棋譜的潮流,遲早會席捲三國圍棋界的。
稍稍休息了幾天,司銘緊接著又投入了王座和天元的本賽。桑原慎有些擔心外孫的身子,有心讓孩子放棄一場。不過看到司銘認真的神態,想了想還是沒有開口。
每次比賽,司銘都會拎著一個便當包前往棋院。畢竟現在脾胃虛弱,吃不得外面訂的快餐了。
“你這待遇,真是絕無僅有啊。”和谷羨慕地看著司銘從便當包裡掏出加奈子燉的營養粥。
“你也受傷參賽的話,家人也會給準備的吧。”司銘小口小口地吃著粥,幸好他不是什麼嗜好美食的人。不然,現在的日子都能用慘絕人寰來形容。每天都是粥,營養湯,還沒什麼味道。即便加奈子手藝再好,那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