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2/4頁)
京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之後美國忙著對付蘇聯,再後來中國有了“兩彈一星”,現在中國是什麼樣還真難說。
43爭氣彈!
1955年一月十一號,一塊鈾礦標本被時任地質部副部長的劉傑(那時正部長是帶隊勘探鈾礦的李四光)帶進中南海;向毛澤東、周恩來等領導人彙報。
後來剛結束加速器研究工作的張寧作為原子彈計劃的主要參與人員也有幸見到了這種被譽為礦石家族中的“玫瑰花”的美麗礦石。
張寧驚豔了一把;拿著這塊得之不易的標本左看看右看看過夠了眼癮;突然有些想自己在白圭宮上的私人小庫房了……誰能想到這種像鑽石、像碧玉、像水晶、像黃金的美麗石頭會蘊含著毀滅地球的力量?
不過高中物理書上那疙裡疙瘩的石頭是怎麼回事?(那時海里的鈾礦呀,親~~)
回宿舍後打包行李按剛收到的通知去新建好的位於中關村的原子能研究所報道(原來最開始的研究院好像是一個皇城根下的四合院裡;這裡說的中關村的原子能研究所歷史上建於1956年;是當時中關村建築最好的樓。順便說一句,中國的第一個核武器研究機構叫二機部九局,後改稱九院位於北京花園路的一座小樓裡)。
看著不多的幾個小包袱坐著人力木板車;突然想起來:鈾礦石是有輻射的吧,剛剛拿著看了這麼半天會不會得白血病!?
~~~~~~~~~~我是嚇出一身白毛汗的分界線~~~~~~~~~~
在接受了長達一個月的政治教育後緊張的研究工作開始了。
我們中國搞原子彈;堅持貫徹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的方針。
自力更生為主,就是主要靠我國自己的力量開展科研。當時研究核科學與核技術的力量主要集中在中國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還有一些分散在中國科學院的20多個研究所和其他部門的研究機構與大專院校。
爭取外援為輔,主要是蘇聯答應幫助我們在北京某地建一個7000千瓦的實驗性原子能反應堆,在另一個地方建一個濃縮鈾工廠。此外,明顯腦子不大夠用的赫魯曉夫與中國簽訂的協議上還說了要提供建設原子彈的數學模型。
蘇聯“老大哥”派來了一批科學家幫助研究,張寧和所有的研究員都不得不拼命忍著捂鼻子的衝動呆在他們身邊“聆聽教誨”。張寧更悲劇,這些傢伙講的東西他都知道,這些傢伙帶的資料他都記在腦子裡,根本沒辦法轉移注意力忽略那濃重的體味;還得努力辨別著這些老毛子充滿俄國鄉土氣息的俄語,做出一副“原來是這樣,真是太了不起了”的表情,真是……
算了,看在他們充當冤大頭給我們投資建了那麼多原子彈要用的基礎裝置。我忍了!
沒錯,他對這些人高馬大的俄國人的定義一直停留在“冤大頭”和“義務老師”上。
新中國的工業基礎是在太差了,也太窮了。現在哪怕張寧現在把原子彈所有的資料都拿出來也沒用,根本建不出來,蘇聯可以靠著盜取美國的資料建核彈,但人家是世界兩大巨頭之一,剛成立的中國呢?窮的響叮噹多少年外幣儲備都不夠兩億美元,要錢沒錢、要東西沒東西、要技術沒技術,美國曼哈頓當年是佔用了全國大概三分之一的電量,現在的中國全國的電線加起來有沒有人家一個州的長還兩說呢。
所以有這麼一個有權有錢有技術的“冤大頭”是多麼的好呀~而且是那種註定交惡,用完就扔,完全沒有心理壓力的“冤大頭”!真是想什麼來什麼~~
另外這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年代沒錯,可中國現在拿的出手的科學家還是太少了。學成的研究員身邊都帶著好幾個人,忙完工作後還要給他們開後門補課……一個人忙的恨不得掰成兩半用,現在來了幾個老師,還可以把留學生派去蘇聯學習!要知道中國最寶貴的財富就是這些掌握著尖端知識的科學家,每一個都是抵得上一顆原子彈。要是老毛子幫著教出哪怕只有一兩個……張寧也願意一天三炷香的供著他們!
當然如果這些傢伙沒狐臭會說普通話就更好了,不知道明天能不能借口感冒多帶一層口罩?
1959年如同歷史一樣,蘇聯單方面撕毀協議:幾十個專案、幾百份合同被撕毀,重大專案半路停頓,工廠停工停產,所有專家全部撤回,就連剩下的機器也因為沒有說明書而無人敢動。
蘇聯單獨撕毀協定後,美、英、法、蘇4個核大國對中國在原子科學技術上都實行嚴密的封鎖。
更糟糕的是當時國內因為大·躍·進和政·治運動(緊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