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2/4頁)
管他三七二十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因裡希二世對此沒有任何表態,因為只有強者才配成為德洛斯的皇帝。米多蘭詐死後,逃亡到了貝爾馬爾公國的首都——赫頓瑪爾,並在赫頓瑪爾邊界的幽暗密林隱居起來。
油畫裡的那個女人米多蘭從來沒有見過,里昂也從來沒有提起過,直到里昂迎娶了他的第一位王妃……在自帝國發來的宣傳單上,米多蘭發現里昂的第一位王妃的眼睛和油畫裡的那個女人很像。
再後來,里昂迎娶了很多能鞏固其政權的女人作為自己的王妃,而這些女人無不外乎都與那幅油畫中的女人有些許相似之處。就連里昂最疼愛的女兒希麗亞也是如此,她的五官與油畫中的女人最為相似,只是髮色不同。
米多蘭曾憑藉著自己的記憶力臨摹過油畫中的女人,並四處打聽這個女人的身份,可惜一無所獲。
☆、第四十一章
作為德洛斯帝國皇帝,里昂·海因裡希三世王妃無數卻沒有一位能成為皇后。如果是別的國家,元老大臣們一定會逼迫皇帝立後,為了自己的利益,也為了皇帝的利益。但在德洛斯,沒有人敢這麼做,在里昂嚴厲的拒絕立後後,再沒人提議過。對於一個殺死了所有可能與自己爭奪王位的親人的皇帝來說,殺死一個幾朝元老也並非難事。
也許這樣把里昂說的有些暴戾,可他本性如此。民眾不僅不造反還為其驕傲的原因便是其強大的軍政能力,且他從不為難自己的國民。當一個皇帝能保證民眾富裕,疆土遼闊的時候,誰會在乎他殺了多少與自己不相關的人呢?誰又會在乎他為什麼只有王妃而沒有皇后呢?
結束了一天操勞的里昂在寢宮大門關閉的一瞬間面露疲態,作為一個君王,在人前他必須時刻保持威嚴,疲憊的姿態永遠只能留給自己……或者,畫裡的女人可以分擔?
自他記事起,這個女人的臉便一直出現在他的夢中,用那副淡漠的表情,遠遠的看著他。第一次夢見她的時候他很緊張,任誰被別人一言不發的盯著看都會發毛,即使是在夢裡,更何況那時候他還只是個孩子。後來,他開始回視她,在同樣淡漠的回視中,他愛上了那雙湛藍的眼睛,和自己一樣的藍色雙眸,是天空的顏色。然後,他開始仔細觀察她,他發現她站在很遠很遠的地方,遠到模糊了她的身形,但她的臉卻依然清晰。他看見她身邊還站著其他人,都只是模糊的人影,她鶴立雞群,比身邊的人影都高出了很多。他對她微笑,她有些詫異,然後轉移了視線。
‘守護即殺戮。’
他沒有聽過她的聲音,但她的唇形的確是這麼說著的。
守護即殺戮。
所以他將這句話貫徹到底,他在現實中展現夢境裡她所說的‘守護即殺戮’,並以此得到了國民的愛戴,將士的追隨,德洛斯的人民高呼“守護即殺戮,為了更偉大的利益!”
里昂最寵愛的女兒希麗婭就很像畫裡的女人,除了她遺傳自母親的金髮之外,幾乎與畫裡的女人一模一樣!都說女兒上輩子是父親的情人,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里昂那一直空缺的後位是留給那個女人的,也許希麗婭可以作為他的皇后(對於王公貴族來說,為保持血統的純正而近親結婚,是十分受保守派擁護的)?
里昂搖了搖頭讓自己清醒些,他不反對近親結婚,也並不喜歡。他走到圓桌前,桌面上擺放著一封已經拆開過的信件,信封上封蠟的紋章讓他猛然記起,他還有一個弟弟,另一個可以成為海因裡希三世的男人。
那個叫米多蘭的孩子,比他小十幾歲,喜歡做危險的實驗,是眾多兄弟姐妹中最沒有野心的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現在還活在世上的,與他同輩的海因裡希。
里昂不殺米多蘭並非因為米多蘭沒有野心,而是因為米多蘭誇獎過他的畫作。在眾人都被自己的軍政才能所吸引的時候,只有米多蘭看見了他的繪畫天賦,米多蘭在看見那幅還沒有完成的,那個女人的油畫時,發自真心的讚許道:“好美。”
是啊,好美。那個女人是里昂眼中最美的女人,即使她可能只是自己的臆想,並不存在。
里昂拿起桌上的信件,上面除了具體說明信件的主人會在半個月內到訪之外,只有簡單的六個:哥哥,我要回家。
家?這裡還能被稱為家嗎?
曾經派去尋找米多蘭的人早就被裡昂收回,米多蘭詐死他是知道的,他和米多蘭一樣,只是在等一個契機,一個可以一刀兩斷又不用太過傷感的契機,這樣最好……
可如今為什麼還要回來?
回來就再也得不到自由了啊……
那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