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吃自己的同類,但是狼就會。不需要給這些動物找理由,例如發生饑荒之類的極端情況。要知道,在大自然中,大多數的生物都是不存在親情的,只要自己能打得下來,一切動物都可以作為食物,即使是同類。而這,就是血淋淋的動物世界現實。
蠍子最愛吃蠍子
石板下緩緩爬出一隻蠍子,當它外出覓食時意外地遇到了另外一隻蠍子,接下來要怎麼做呢?一起去覓食?不可能,此時的蠍子眼裡已經把對方當作這一頓的美餐了。
兩隻蠍子在做好戰鬥準備之後立刻狠狠扭打在一起,互相撕咬、拉扯,直打到一方身亡為止。這兩隻蠍子並非有什麼仇怨之類的,這是天性使然。蠍子是一種獨居式的生物,它不喜歡和同類混在一起,彼此看不順眼。古詩說:“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但到了蠍子那裡,就是同根正好相煎,蠍子之間相遇的話一定會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打鬥。
1980年,科學家對沙漠蠍子的食物構成做了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同類是蠍子的第四大常見食物。還有另外一個更加驚人的資料,即不算數量而是算重量的話,同類就會在蠍子的食物份額中超過總數的25%,成為蠍子吃的最多的食物。“心如蛇蠍”這句話真的沒有說錯。做蠍子的最喜歡遇到自己的同類,即使可能被吃掉的是自己。
摩門蟋蟀絕不共患難
“同甘苦、共患難”是哥們之間義氣的象徵,但是在摩門蟋蟀那裡,同類的關係還比不上自己的口腹之慾重要。
所謂的摩門蟋蟀其實並不屬於蟋蟀種類,它是一種樹螽,與蝗蟲是近親。摩門蟋蟀雖然不是群居性的昆蟲,但是彼此生活的區域也不算遠,當共同生活的區域發生食物短缺之後,它們就會進行整體大遷移。而這遷移就是一場屠殺的開始。
如果一隻摩門蟋蟀停止遷移腳步,其他同伴就會群起而攻之,將其當成盤中餐。飢餓的摩門蟋蟀需要補充蛋白質和鹽份,在這種情況下,向同類伸出黑手自然是一種理想選擇。
當摩門蟋蟀進行大遷移的時候,一旦有一隻蟋蟀落單或是體力不支停下。其他蟋蟀會立刻撲上來群起攻之。將這隻蟋蟀撕扯分食掉。此時“同類”對摩門蟋蟀來說,只有食物和同謀者的關係。幾隻摩門蟋蟀共同對付弱小的蟋蟀也只是為了分一杯羹,毫無團結合作之類的心情。
雄獅殺崽奪王位
《獅子王》的“刀疤”謀殺老獅王的行為展現了獅群中雄獅對於統治權的爭奪,而現實比電影更加殘酷。在真實的獅群中,“辛巴”就不可能會活下來。一個獅群當中王權更迭的時候往往伴隨著“斬草除根”。
年輕力壯的雄獅為了爭奪獅王的位子會向年邁的老獅王發出挑戰。這種現象在獅群、猴群中都是非常常見的。在你死我活的打鬥之後,獲勝的一方將成為獅群新的統治者,佔有最多的母獅。而新獅王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老獅王的幼獅咬死。
象徵新獅王權力誕生的標誌往往是幼獅的鮮血,新獅王殺死上任統治者的孩子,一是為了掃除對手的勢力,肅清自己統治的領地和血統,給自己的孩子騰地方,還有一個因素就是為了繁殖。有幼獅在,母獅就會專心於撫養幼獅,在很長時間內都不會發情。為了順利交配,新獅王會很乾脆地從母獅那裡搶走孩子咬死。
在動物的世界裡,動物對同類抱有“吃就吃了”的想法,絲毫不會產生困擾。對於它們而言,食物或是權力就是生存的一切。即使是同類,也只能浸泡在血腥世界裡。
喋血吃人鱷
在非洲,當人們來到一片陌生的水域時,下水探險之前總是要問嚮導一句:“這裡沒有鱷魚吧?”如果說有,估計當時人們就會打退堂鼓了。對於鱷魚這種無論是外形還是性情都非常恐怖的爬行動物,人們總是心懷畏懼。如果不是十分需要,誰都不想靠近它們,以免把自己的性命搭進去。鱷魚平常以魚類和青蛙為食,但是很多鱷魚嗜殺人畜。人若是被這些殺人鱷咬住,幾乎都死無全屍。
“古斯塔夫”發情期大開殺戒
2002年12月,在非洲的蒲隆地,魯茲茲河沿岸的居民再次陷入了恐慌,因為“古斯塔夫”又開始殺人了!
這個被稱為“古斯塔夫”的邪惡傢伙不是人,而是一條巨型鱷魚,這個名字是長期跟蹤它的動物專家取的。“古斯塔夫”已經變成魯茲茲河沿岸居民聞之色變的噩夢。平常鱷魚都會吃些小魚和小動物作為食物,但是它卻是一條“職業”的殺人鱷。因為“古斯塔夫”比尋常的淡水鱷魚要大上三倍,巨大的體型導致它行動遲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