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4/4頁)
水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堅決性”的!
1996年9月18日晚,筆者在離休前為遼寧省輕工廳副廳長的抗聯老人單立志家採訪出來,突然響起刺耳的警報聲,街道上各種車輛隨即停駛,鳴起喇叭,整個一座瀋陽城都被震撼了。
從1995年開始的每年的這天晚上,瀋陽從10點20開始鳴警3分鐘,是為了讓世人銘記半個多世紀前那個悲慘、恥辱的時日,警示今人和後人。
警示之一,就是對於任何敢於來犯之敵,都要堅決抵抗、誓死抵抗!
北平,十萬火急。副司令勳鑑:日軍大舉向北大營和奉天進攻。如何應付請速示機宜。
接到榮臻的電話和這封沒一個“!”的電報,三十歲的少帥那張因患傷寒病剛愈而顯得蒼白的臉上和怦怦跳動的心頭,會鐫刻下多少驚心動魄的“!”和“?”?
日本人真的就動手了?!
這一天真的就到來了?!
對於張學良來說,這無疑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個時刻。
張學良從戲院匆匆趕回協和醫院,立即向蔣介石發報請示。
半夜時分,收到回電:
相應處理。
五十九年後,這位“九一八”事變的悲劇主角,在臺北接受日本NHK電視臺專訪時說:
當時我沒想到日軍會那麼蠻幹,我以為他們絕不會這麼做。我以為日本是要以這種軍事行動來挑撥我們,因此我命令不要抵抗。我希望和平解決這個問題。我認為,日本這麼做,不僅是中國的不幸,在國際上日本將受到責難,對日本也不好。我以為日本不應該這麼做。後來國民對我的不抵抗有所責難,對這我不能接受。但如果責備我不能看穿日本的陰謀,我承認我有責任。當日我判斷:日本這樣做對它沒有任何好處。如果我知道日本真的要發動戰爭,我會與他們拼命的。
“日本這樣做對它沒有任何好處。”這話沒錯。
可東北人那十四年亡國奴的日子呢?
“鐵嶺事件”;“龍井事件”;“萬寶山事件”;“中村事件”……盛產大豆、高粱的黑土地盛產“事件”,因為關東軍需要“事件”,需要把“事件”變成“事變”。
自1881年起,島國日本就大肆鼓吹“大陸”是日本的“生命線”。1895年,首相山縣有朋嚮明治天皇提交的《兵制改革》奏文中,明確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