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翱翔198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⑿小T詘屠杞鶉謔諧∩希�蘇��屑墼�險塹�102%,而且很快就被搶購一空。最後,各地認購額竟達59億多法郎,超過發行額12倍多。清政府從這項借款中只拿到9000餘萬兩交付日本,但實際支付本息高達2。05億兩,法俄金融家攫取了1。15億兩的利潤。俄國金融家利用這筆錢中的一小部分在上海開設華俄道勝銀行分行,在東北創辦中東鐵路公司,成為沙俄侵華的兩大主要經濟據點。

俄法借款後,英德兩國金融家不甘落後,在政府支援下脅迫清政府向其舉借債款,1896年3月23日,大慶總理衙門與滙豐銀行和德華銀行簽訂《英德借款詳細章程》。以海關收入為擔保借款總額1600萬英鎊,合白銀1億兩,由滙豐銀行和德華銀行各承借一半,年利息率5%,佣金5。5%,分36年還清,不得提前一次還清。當時大清總稅務司赫德認為這對“今後三十六年中保持海關現在的行政制度也有極重大價值”,這次借款保證中國海關同過去一樣仍處於英國控制之下。

清政府為償付中日甲午戰爭對日賠款而舉借了第三筆鉅額債款。俄法借款、英德借款之後,仍不足償付對日賠款。帝國主義再次壓迫清政府舉借外債。英德、俄法兩大集團爭奪激烈。英德集團利用總稅務司赫德的勢力和種種威脅恫嚇手段獲勝。1898年3月1日,總理衙門與滙豐銀行和德華銀行在北京簽訂《英德續借款合同》。借款總額1600萬英鎊,合白銀1億兩;年息4。5%,償還期45年,不得提前一次還清。除了海關收入外,還要以中國國內的稅收作擔保,英國人進一步控制了中國的金融與財政權。

即便不算借款附帶的政治條件,這些對外的鉅額貸款最後總計還款本息高達6億兩白銀,歐美列強與金融家賺得盤滿缽溢。其實,從甲午戰爭中獲取最大好處的並非日本,也不是獲得借款利潤的歐美國家與其金融家,而是有意操縱白銀貶值的國際金融資本。

中日兩國當時都是銀本位國家,但賠款必須以英鎊支付,中國只有拋售白銀來換取英鎊。當時的歐美國家主要採用金本位制,它們有意操縱白銀市場,迫使白銀價格下跌。結果,中國用白銀兌換英鎊的紙幣,損失巨大。1896年白銀貶值到以前的一半,從1英鎊兌換3兩白銀變成了6兩~7兩白銀。

用白銀換英鎊,使得中國白銀流通量急劇下降,造成嚴重的通貨緊縮。實際還款的利息率要遠遠高於紙面上的名義利息率,也就是表面上看到的還款利息。這在對外貿易上表現得尤為明顯。小農經濟的清朝所進口的商品洋貨、鴉片等都是剛性需求,數量變化較小,但由於白銀貶值,進口貿易額迅速增長,造成嚴重貿易逆差。1885~1894年,中國每年平均進口金額為1。26億兩,出口為9960多萬兩。甲午戰爭後的1898~1913年,中國每年平均進口總額為4億兩,出口額僅為2。51億兩,貿易逆差接近2億。而這每年2億多兩的對外債務都必須要由中國國內的實物資源作交換。由於通貨緊縮,白銀在國內的價值反而上升,外國人就可以用更少的錢換取更多的中國國內資源。換言之,列強就可以透過金融手段無償掠奪中國更多的資源。

因此,中國的損失遠遠不止6億兩白銀,即便以每年至少損失2億兩白銀計算,1896~1913年,中國被列強與其金融家至少掠奪了45億兩白銀的財富,接近當時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2倍。

這也反映到了清廷財政收支上。甲午之戰前,政府借款最多的一年即1885年不到總財政收入的18%,支付借款本息最多的一年即1892年也不到關稅收入的20%。甲午戰爭之後,不僅海關收入,連國內的稅收都作為貸款抵押被外國金融資本所控制。1896年,清廷第一次出現高額財政赤字,達到1292萬兩,此後則是年年赤字,入不敷出。後來,一些不甘寄人籬下的有識之士認識到金融主權的重要性,他們克服英、俄等外國資本的阻撓,組建華資銀行。如盛宣懷於1897年創辦的中國通商銀行。中國的第一家中央銀行——戶部銀行也於1905年創辦。但這些舉措都為時已晚,躋身強國之列的最佳時機已經消失無蹤。

左右日俄戰爭的國際金融資本

甲午戰爭後,俄、法、德三國迫使日本將遼東半島還給中國,引起日本人的巨大不滿。對於日本人來說,這是一種莫大的屈辱。日軍官兵義憤填膺,民眾輿論開始沸騰,舉國上下譴責政府無能。明治天皇頒佈特別詔書,昭示全國人民,以此來扼制一觸即發的國民激憤。此後,日本國民在“臥薪嚐膽”的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道士技能

道士技能

一米八
遊戲 完結 142萬字
海棠無香

海棠無香

淘氣
遊戲 完結 13萬字
清殤·夜未央

清殤·夜未央

一米八
遊戲 完結 50萬字
步步為贏

步步為贏

不言敗
遊戲 完結 53萬字
大唐魔法師

大唐魔法師

冷如冰
遊戲 完結 150萬字
客廳裡幹女友的表妹

客廳裡幹女友的表妹

連過十一人
遊戲 完結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