翱翔198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德國馬克來結算其貿易賬目。柏林將成為歐洲的金融中心。
“二戰”期間,德國便根據既定方針在歐洲打造起新經濟秩序的雛形。德國人首先沒收和強迫收購被佔領國家政府與私人擁有的黃金和國外資產,干涉被佔領國家國內流通的貨幣,把這些貨幣同德國馬克的兌換率人為地定得很低,勒索佔領費,徵收罰金,以及改造並周密地控制被佔領國家的銀行系統。
1939年9月,德國信貸銀行在波蘭創立,信貸銀行有權將高達10億馬克的款項貸給德國供它在佔領區使用,也可發放短期抵押貸款,貼現和接受不計息的轉賬及存款,以及發行票面額從50芬尼到50馬克的紙幣。紙幣的準備金包括:德國信貸銀行由於貸款和貼現的票據而擁有的資產,德國貨幣的準備金,在德國國家銀行和各票據交換所的貸方餘額,德國國庫債券的準備金,以及給予德國的貸款。這些紙幣在被佔領國家內按固定的兌換率同該國的貨幣一起流通,兌換率通常大致相當於入侵前的比率,它們不能隨便兌換成德國國家銀行的鈔票。這是一項必要的規定,用來防止因發行大量德國信貸銀行紙幣而造成的通脹影響到德國本土。
德國還以金融手段控制外國企業,其中德意志銀行和德累斯頓銀行征服歐洲工業的主要工具之一。它們透過諸如連鎖董事會、股份所有權、代表投票制和操縱新的放款等方法,控制有關國家的主要商業銀行,從而控制與這些銀行有關的工業企業。比如,在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銀行和德累斯頓銀行分別接收了波希米亞聯合銀行和波希米亞貼現銀行後,就使德國控制了波爾迪納爾鑄造廠、克拉洛多沃爾水泥廠、布林諾第一機械廠、波希米亞銅廠、索洛火柴壟斷企業、金剛砂廠等該國的主要工業企業。
不過,打破甚至摧毀英美金融帝國的唯一的最有力的金融武器是多邊清算協議。到1941年年底,德國已同歐洲大陸所有其他國家談判了清算協定,這些國家彼此之間也進行了很多這樣的談判。後一類協定中有些是透過設在柏林的中央票據交換所結算的。在那段時間,柏林成了歐洲大陸的金融中心,馬克成了居統治地位的貨幣,許多國家開始透過柏林以馬克來結算它們的全部國際貿易。就像現在的美國一樣,德國則憑藉佔壓倒性優勢的軍事、政治和經濟力量,強迫貸款國提供鉅額貸款。換而言之,整個歐洲被迫不斷供給德國它所需要的任何可以買賣的東西。
透過建立歐洲經濟新秩序,德國人將戰爭造成的通脹全部輸出到其他國家。德國信貸銀行紙幣有意在被征服的國家增加流通的貨幣量,人為製造通貨膨脹。實際上,即便這種紙幣被收回,也未消除通脹的壓力。原因在於它們只不過由數目相等的本國貨幣取代而已。柏林的德國票據也起了製造通脹的作用,這等於德國人拿到商品卻不付錢。按1939年的物價計算,1940~1944年,德國從被它佔領的國家和被它統治的國家至少掠奪了1040億馬克的財富,約佔德國GNP的14%。
其他國家的政府為了防止出口商破產,只好透過無限制地批准貸款來墊付貨款,結果貨幣發行量大為增加,通脹惡化,商品供應減少,甚至在希臘等國造成了政府財政的全面崩潰。而在德國,通脹趨勢則受到強有力的控制。在外國進行的征斂,增加了可以獲得的商品數量而又絲毫未增加流通的貨幣數量,大大削弱了通脹。
下冊·第二章 美元第一
英鎊與美元的博弈
“一戰”之後,英國實力大損,日不落帝國的經濟與金融勢力範圍在美國、德國和日本等新興經濟體的壓迫下大為收縮。經濟大蕭條之後,獨力難撐的英國不得不於1932年在加拿大渥太華召集各殖民地與英聯邦國家開會。會議決定,英國對來自自治領和殖民地的進口商品,給予關稅優惠;英國限制從帝國以外的國家輸入農產品,以保證帝國各自治領和殖民地農產品在英國的銷售市場;英國工業品輸往自治領和殖民地時相應享受優惠待遇;對來自英國以外國家的商品則徵收高額關稅。這便是著名的帝國特惠制。1938年,大英帝國內部出口佔英國出口總額的40%,進口則佔進口總額的50%。
國際貿易與金融密不可分。英鎊區也隨著帝國特惠制的誕生而出現。英鎊區是英國為垂死掙扎,對抗美國的金融工具。英鎊區主要包括除加拿大外的所有英聯邦國家和殖民地。在英鎊區內,各國貨幣對英鎊保持固定匯率,區內各國貨幣可以自由兌換,但貿易、信貸都必須以英鎊結算。資金流動在區內不受限制,在區外國家流動則必須經過外匯管理機關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