翱翔198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皇家交易所及倫敦保險公司法案》,簡稱《泡沫法案》。法案規定股份公司必須取得皇家特許狀才能繼續經營。英王喬治一世發表公告,警告泡沫公司屬非法,要受政府檢控。結果股市突然一落千丈,南海泡沫破滅。
為了維護英國政府國債的信用,英格蘭銀行慷慨地向南海公司伸出援助之手,扮演了最後借款人的角色。英格蘭銀行的出手,讓英國順利度過了1720年金融危機,防止了銀行體系與金融市場的崩潰。南海泡沫破滅之後,英國的金融市場逐漸恢復正常。到18世紀30年代,英國國債債權人最為擔心的不是政府會不會歸還本金和利息,而是能不能更長時間地持有更多的國債。
但僅有以中央銀行為核心的現代銀行體系還遠遠不夠。英國為了以較少的白銀償還較多的債務,透過降低銀幣成色的方法發行新幣。結果在1696年,銀幣價值一落千丈,人們跑到英格蘭銀行進行瘋狂的擠兌。“格雷欣法則”起了效果。那些足值的銀幣被人們儲藏用來換取黃金,價值不足的銀幣卻大量流通在市場上,英國政府信用瀕臨破產,國家貨幣與信用體系面臨癱瘓。
儘管在牛頓的嚴格監督下,英國鑄幣局在重量和純度上實行了最為嚴格的標準來鑄造新幣,但由於白銀大量流失,鑄幣局幾乎無銀可鑄,直到1699年,貨幣重鑄尚未完成。以國家和政府作為權威擔保的銀幣,在公眾中逐漸失去信用。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牛頓絞盡腦汁,費盡心思。
牛頓發現,當時的英國金價高於歐洲,大量國外黃金流入英國,人們對白銀的價值已經徹底喪失信心。於是他向英國政府內閣提交了建立金本位制的調研報告,指出黃金應該成為主要流通貨幣,而白銀應該降低為二流的輔幣。歐洲從中世紀以來,主要流通貨幣都是白銀鑄造,牛頓在當時提出的建議是出人意料的破天荒的第一次。
1717年,英國政府接受了牛頓的建議,將英國的黃金價格定為每盎司3英鎊17先令10便士又1/2便士。至此,英鎊的紙幣正式與黃金掛鉤,英國亦逐漸由英鎊銀本位制轉向了英鎊金本位制,市場上的白銀恐慌隨之消失。
穩定的貨幣與健全的銀行體系使得英國政府能以比法國低一半的利率籌措到更多的資金。這就讓英國可以建設更為強大的軍隊併為歐洲盟國提供鉅額的資助來對抗法國。
英國壟斷金融的崛起
1697年奧格斯堡反法聯盟戰爭結束的5年後,歐洲烽煙再起。
1700年11月1日,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查理二世病逝,卻沒有留下任何具有絕對繼承權的後代,這給歐洲留下了戰爭隱患。查理二世的兩個姐妹分別嫁給了法國的路易十四和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君主。查理二世留下了一份模稜兩可的遺囑。遺囑宣告,第一繼承人是路易十四的孫子,但規定法、西兩國不得合併,如果法國拒絕的話,則將繼承權讓給奧地利哈布斯堡君主的兒子。
1701年,路易十四的孫子菲利普順利接任西班牙國王,法國勢力盛極一時。此時,羽翼豐滿的威廉三世當然不能坐視不理,他聯合荷蘭、奧地利、勃蘭登堡結成“1701年大聯盟”,準備對法作戰。威廉三世“出師未捷身先死”,英王之位由詹姆士二世的二女兒安妮女王繼承,君主易位。但英國的對法戰爭的計劃沒有變化。1701年,英國聯軍對法宣戰,法國則聯合西班牙、德意志的巴伐利亞與之對抗,被稱為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的這場大戰終於爆發。此時的英國金融與財政狀況比奧格斯堡反法聯盟戰爭時期要強大得多,英國在奧格斯堡反法聯盟戰爭僅花了1800萬英鎊,但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能夠拿出5000萬英鎊的軍費來支援反法聯盟。這是英國獨力出錢資助歐洲戰爭的開端。
結果自然不出所料,英國聯軍勢如破竹,法國聯軍節節敗退,最後法國在1713年4月和1714年3月被迫分別簽訂城下之盟——《烏特勒支和約》和《拉施塔特和約》。
這場戰爭使得荷蘭人元氣大傷,阿姆斯特丹丟失了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從此在歐洲政治事務中喪失了發言權。勃蘭登堡戰後改稱普魯士,此戰為其日後統一德意志帝國奠定了基礎。割地賠款之後,菲利普雖保有西班牙王位,但他和他的後代永不能繼承法國王位,法、西兩國永不能合併。法國在戰爭中國民經濟受到嚴重破壞,財政虧空,民不聊生,國力大損。
當然,最大的贏家非英國莫屬。法國在北美的殖民地歸英國所有,英國永久性佔據西班牙的直布羅陀,控制了地中海出入大西洋的門戶。英國終於成功地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