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4/4頁)
大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的鑼鼓敲得不錯,字也寫得過去,在道場的四周,用彩紙足足寫滿了二十四孝的每一個典故,又用白紙置了一副長長的輓聯,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是披麻戴孝,清一色白,好一副悽婉動人的場面。
來參加葬禮的人非常之多,在農村一個姓氏家族就是一家人,有的一個姓氏在村裡有好幾百人,侄子比叔叔大,白鬍子老頭叫小孩子爺爺的是常有的事。在平常不是熟人是分不清這些人的輩分的,可到了葬禮上就能一目瞭然。
兒子們的孝帽子的後面有麻線帔在肩上,那就是帔麻戴孝了,孫子們的孝帽子後面是塊紅布,兒媳們戴的是麻布的帽子,侄女的帽子上是一個藍色的葫蘆。如果不是內行那些個樣式不一的東西還真是做不出來。
陳父和陳母望著棺木哭得泣不成聲,激動時乾脆伏棺大號一陣,將整個氣氛活生生演繹得撕心裂肺。陳巖也禁不住淚眼朦朧。
而時間很快到了送葬的這一天,天剛好下著小雨。陳父捧著老人的遺像緩緩的走在棺木的前頭,而其他人則緊跟在後頭,在那條泥濘的路上,每逢溝渠橋彎,路人鳴炮時,老人的直系親屬都下了跪,請求老人家別走錯了,順便答謝路人的好意。
在這種場合,是無所謂“男兒膝下有黃金”了,所有的只是一群“喪家之犬”,似乎在跟至親之人做著最後的挽留,也似乎在向路人乞憐著一切。一路上音樂悲涼悽婉,哀聲不斷。如此跌跌撞撞的走了幾個小時,才終於到了山上。
這是一個向陽的半山坡,三面環山,一面朝天,聽地仙說這可是一塊難得的風水寶地,可保佑葬者數代富貴不已。墓室設在一個較空曠的地方。一切已經備好就緒,只等時辰一到,就可以正式下葬了。
只見地仙拿著那張古銅色的羅盤在墓室的四周再比了比,劃了劃之後,口中唸唸有詞著,接著將帶來的大紅公雞就地正法,將雞血撒滿一地,再丟了一把穀米放進墓室,然後高喊一聲:“下葬……”
棺木漸漸的落到了地平線以下,哭聲再一次激烈的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