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夏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勝利無疑把倭寇的道路封死了,從此大明海岸再不會有倭患。
本以為,朝庭馬上就要嘉獎李家了,可誰料到,傳來的不是喜訊竟是惡耗。
李如梅聽到大哥回朝的訊息時,高興的不知所以,當他把這個訊息告訴父親時,誰知父親非但不高興反而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讓李如梅疑惑不解,打了勝仗還有什麼好發愁的?
可是,這場高興來得快去得也快,當聖旨上言及要將李成梁解任時,李如梅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們李家鎮守遼東二十餘年,勞苦功高,將這邊塞之地守得固若金湯,大哥二哥又奉旨平叛,將倭寇趕出朝鮮,怎麼說他們滿門皆是功臣,怎麼會……
“如梅”李成梁抬起搭拉下來的眼皮,看了一眼這個最中意的兒子。
“父親”李如梅知道父親現在心裡肯定不好受,這遼東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他都是捨不得的,冷不丁的就要走,心裡不知道有多憋屈呢。
“如梅,你不用多想了,你還不如你媳婦看得開呢?”李成梁的聲音再度讓李如梅一驚,媛媛。難道媛媛已經知道了這件事,是了,她身為公主又在京師,想必早就知道了,可她為什麼不想辦法攔著呢?想到這,李如梅不知怎的竟有些埋怨起自己的妻子了。
都說知子莫若父,李成梁人老成精的人,怎麼會不知道自己兒子的心思呢,抬頭對兒子笑了笑,可那笑怎麼看都怎麼蒼白無力。“如梅啊,不要怪你媳婦,這事,為父早就知會了她。”
啊?李如梅更是驚奇,難道父親早就知道會有這麼一天嗎?
李成梁高大的身軀站了起來,走到李如梅面前拍了拍他的肩頭,沉聲道:“如梅,自古以來又有哪一家是長盛不衰的呢,別說咱們這樣的官宦之家,即是那些皇家還不一樣在改朝換代中消亡,咱們李家能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父親,孩兒不明白。”李如梅心裡還是委屈,憑什麼我們李家付出了那麼多,竟換回了這樣的對待,這就是朱明王朝對待功臣的態度嗎?
其實,李如梅不知道,他的思想早已不知在什麼時候慢慢的被媛媛給同化了,思想模式越來越像媛媛了,這樣的念頭放在以往,打死他他都是不敢起的,可自從跟妻子在一起之後,想法卻越來越大膽,越來越離經叛道了。
李成梁是知道李如梅心裡的不甘的,所以他才會利用要回京的這段時間勸戒他:“如梅,本朝自立朝以來便是重文輕武,你別看為父一品武將,可連那些三品四品的文官都不把為父放在眼裡,糧草銀晌全在文官手裡握著,咱們出征打仗還要派什麼太監監軍,你想想,這還不是老朱家對咱們武官不放心嗎?”
李成梁的話讓李如梅陷入沉思之中,是啊,朱家對武官不放心啊,想想太祖皇帝對跟他打江山的那些功臣的狠辣手段,李如梅不禁打個寒戰,朱家人的本性從來沒有變過啊,想當年張居正是什麼下場,再想想嘉靖朝的嚴嵩,呵呵,不見得那些人都有多大的罪,而是皇帝對你不放心啊!
也許,他們李家這樣也不錯,急流勇退,急流通退……
“想通了嗎?聖上給咱李家這樣的旨意,那可是看在你媳婦的面子上,給咱李家的一種保護啊。”
“父親,孩兒想明白了,謝謝父親的教誨。”李如梅躬身一禮,心裡對李成梁充滿了感激之情。
呵呵,李成梁笑了笑:“想通了就好,想通了就好啊,不枉為父這一番苦心。”這時,李成梁完全不見了剛才的頹廢,取而代之的是一腔的豪情壯士,李家不會倒,有這幾個孩子,李家一定會重新站起來的。
“父親,咱們明天就回京吧!”
是啊,是該回京了,李成梁望著南方,京城,不知道回京之後又是怎樣的……
第二卷 第九十八章 不知死字怎麼寫的
第九十八章 不知死字怎麼寫的
李成梁和李如梅都是那種想到就做的人。因此,父子倆第二天便收拾了東西回京了,其實,也沒什麼東西可收拾的,兩個大老爺們幾乎連換洗衣服都沒帶,就這麼騎著馬,帶了一隊親兵急匆匆往京城趕。
李成梁已經有幾年沒有回過家了,遼東乃大明門戶,他在這裡鎮守著豈敢不盡心盡力,再加上韃靼時不時的來搔擾一番,就更沒有功夫回家了。這次決定回去,六十多歲的李成梁心裡也不知是喜是悲,喜的是年紀大了也該回家享享清福了,悲的是打了這麼多年仗,他自問也算是個不錯的將領,可到了還是一封旨意給拿了下來。
大概是心急的緣故吧,李成梁和李如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