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原茶之味上,更添清香雅緻。
溫榮將煮好的花茶奉於伯祖母,並說了打算在遺風苑小住幾日的想法。
梨花茶還未入口,淡淡的花香茶芳已飄至鼻端。
榮娘願意留在遺風苑,謝氏怎會不願。
只是再歡喜。也不能在小輩面前失態,謝氏頜首笑道,“記得與你阿爺、阿孃說一聲。”
汀蘭激動地請示了謝氏與溫榮後,匆忙帶著幾名二等婢子去了為溫榮準備的廂房。
廂房已幾近一塵不染。卻又被細細打掃一遍,縱是什麼都不缺,也要取來香籠,烘著新換的軟褥。
溫榮在穆合堂裡與伯祖母一道用過午膳,便與伯祖母作別回黎國公府收拾物什。
林氏心下有幾分擔憂,雖然遺風苑和國公府在同一個市坊,且相隔不過一條街道,但榮娘畢竟是第一次離開自己了,做阿孃的,不免掛心。
林氏一邊叮囑溫榮要注意身子。千萬彆著了風涼。一邊幫著溫榮整理要帶去遺風苑的東西。
溫榮生活裡簡單。平日裡小娘子喜歡的傅粉鵝黃從不曾用,不過一些日常穿戴的衣飾,一共兩隻小箱籠。明早一道用馬車拉去便可。
……
常樂坊康畫師宅院。
待李奕等人看過了《秋宴仕女圖》後,康畫師命人將畫收起,與三人笑道,“康某還作了幾幅淡色山水畫,不知二位皇子與琛郎是否有興趣。”
李奕笑得和煦,“康畫師所作,必定是尚品,望有幸得一見。”
李晟與林子琛亦是頜首,但求一看。
果然是水墨丹青,畫卷裡只用淡墨緩緩鋪開。雖是著意勾勒的山水,可畫裡的山水線條,卻比濃墨入水的瞬間還要來得舒展肆意。
近年京裡盛行濃墨重彩,而康畫師更是以青綠派山水畫聞名。
林子琛笑讚道,“本以為康畫師只是青綠派系大家,不曾想水墨畫亦令人叫絕。”
康畫師聽得受用,爽聲笑道,“康某原先確實只作青綠山水畫,因為在康某認識裡,若無青綠,枉稱山水。可前日有幸見識到溫四孃的水墨畫後,實是心生敬佩。山水縱然無顏色,卻可依舊有靈魂。”
李晟端著康畫師的一幅應詩畫細細賞看,箇中妙處確實與溫四娘在趙府所作的如出一轍。
李晟想起了那日溫榮娘垂眼執筆,運帷於畫卷時的認真模樣,嘴角微動,確實是無愧康畫師如此高的評價。
李奕俊眉微挑,望著林子琛頗為遺憾地說道,“溫四孃的畫作著實令人驚豔,不論是那日鬥畫所作,亦或德光寺落成禮時贈與太后的春江景,皆是難得的上乘佳作。”
李奕頓了頓,看著浮刻文姬歸漢紋的青瓷茶碗,眼角餘光不曾離開林子琛半分,輕嘆口氣,“可惜琛郎沒能親眼見到溫四孃的畫作了。”
康畫師聽言頜首,“三皇子所言實為某心中所想,溫四娘贈於太后的春江景,令某等畫師汗顏,無怪能掛於延慶宮。”
林子琛思及榮孃的牡丹圖,心下輕笑,最初自己不願叫他人知曉,是擔心有人會像林瑤一般死心眼,睹畫思人成痴。
可今日,總不能在榮孃的事上叫人小瞧了去,便是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