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找工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口的東岸有座矮山名黃山;唐玄宗時期渤海國臣屬大唐;玄宗派使節鴻臚卿崔忻出使渤海;冊封使命完成後;歸國時經過這裡崔忻命人在黃山之下鑿井立碑以紀事;遂人稱此山為黃井山,又由“黃井”逐漸讀成“黃金”,山便成了“黃金山”。
衛希顏率領幾名將領登上黃金山,從山頂俯瞰下去,這個海灣口就像張大的獅子口,而三面被圍的海灣就是它的獅腹。
“以後,這裡就叫旅順口。”衛希顏手中的馬鞭斜指山下,對李寶等人道,“一取旅途平安、順風順水之意,二取守禦平順之意。”
眾將都喜笑道:“這名的意頭好。”
此地遠離本土,遙隔大海,誰不希望旅途平安、順風順水?
山下,兩千官兵登陸後正在有條不紊地按指令行事,一部分放哨做防禦,工兵在測量地形,確定炮臺、堡壘的地點和走勢,一部分兵員提著斧頭等上山伐木,用來搭建碼橋,方便艦板運炮……整個氣氛緊張卻又井然有序。
從山上望下去,新出爐的“旅順口”南面向海,西北面是連片的低矮山林環繞,東北部是大片灘塗,對從遼東半島內陸南下的金軍形成天然的屏障。
除非攻擊來於海面,否則,金軍要想攻克建成後工事完備的旅順口炮堡絕非易事。而且,這裡位於遼東島末端,地形狹窄,難以展開兵力,兵員再多也無濟於事,只能用兵家大忌的“添油”戰術,打光一撥又添一撥。而守軍憑著城牆和火炮,只需少量兵員就可防禦。
吳璘擊掌道:“果然適於防守。”
相比陸地攻擊,更大的威脅反倒是來於海上,隔海相峙的北廷水師的攻襲,所以面向灣口的炮臺修築至關重要。
在衛希顏的遼東戰略中,旅順是遼東半島的海上防禦口,也是攻打遼東的後勤據點,但面向遼東內陸的重要防禦線不是旅順,而是北面的蘇州關。
這個蘇州不是江南水鄉的那個蘇州,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