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手足啊!”
苦海含笑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兩位施主頓悟世事,真乃可喜可賀。貧僧以為,天下仁者,莫過於善待他人。還望兩位施主從此能相親相愛,為子孫後代豎立一個好的榜樣。”望著苦海遠去的背影,村民們紛紛感慨道:“真是個救苦救難的活菩薩啊!”
一場棘手的家庭矛盾,就這樣被苦海以慈悲心化解於無形,真可謂功德無量。
苦海一路廣佈善緣,不知不覺就來到了長江邊。他沿著江岸往渡口走,誰知一路上難民如潮,還時不時夾雜著一隊隊散兵,竟是絡繹不絕。苦海心知幾十年戰亂,最受苦的就是黎民百姓。正好迎面走來幾位老人家,一個個面有菜色,扛著包裹很是艱辛,於是上前詢問道:“幾位老人家匆匆忙忙,這是要到何方去啊?”
一位白頭老翁不答反問道:“瞧大和尚這是要往江北去麼?”一位佝僂著背的老人忙道:“哎喲!去不得,去不得哦!大宋朝發兵,已快攻破南平,你現在去不是找死嗎?咱們老百姓可遭不起這份罪,只好背井離鄉了。”
又一位長鬍子老人愁眉苦臉道:“唉!打我記事起就開始打仗,這一打便是幾十年,到啥時候才是個頭啊!早知道做人這麼難,真是寧為草木不為人啊!”一位老婦人扼腕嘆息道:“我三個兒子都戰死了,這些官爺還要打來打去,到底圖個啥?還讓不讓咱老百姓活了?”
一個窮酸老秀才有感而發,長吟道:“君不見,官怕丟烏紗,善怕惹惡霸,貧想圖安逸,富想謀暴利。嗚呼!太平殿上君王笑,烽火臺下餓民拋。逢春要待到幾時?硝煙散盡是賦徭。”他吟罷嘆了口氣,跟著苦笑道:“常言說得好,寧為太平犬,不做亂世人喲!走吧!走吧!”言訖,遂蹣跚而去。
苦海想不到自己的一句問話,卻引來幾位老人的滿腹哀怨,心中好不感慨。他儘自己的綿力,送幾位老人離去後,心中不覺一陣煩悶,竟是矗立江邊久久無語。
第十章 行者道路 第二節
說來也是不巧,苦海出山之際,正值宋軍剛滅了南平國,秣馬厲兵,準備攻打荊楚一帶的割據勢力。他隻身划著舢板,來到江陵碼頭一看,只見上萬人聚集在碼頭上,不斷爭搶著可以渡江的工具,甚至有人拿個大木盆也能當船使。丟盔卸甲的散兵遊勇混著難民四處亂竄,到處一片狼籍,景象慘淡之極。
苦海剛上岸,便聽有人大喝道:“那禿頭和尚,借腳下舢板一用。”只見一名操著川音的彪形大漢搶來,一把奪過苦海手中纖繩,便欲往舢板上跨去。恰在這時,一支飛箭從人群中射來,直奔那大漢後腿而去。苦海不動聲色地以腳尖挑起地上一塊硬泥,將飛箭打得一偏,正好射中大漢手中的纖繩。
那纖繩應箭而斷,舢板被波浪一激,便向江心駛去。那大漢勃然大怒,回首罵道:“那個拙人,竟敢暗箭傷人 ?http://87book。com”人群中竄出兩名穿著甲冑計程車兵,其中一人頭上扎著繃帶,手中拿著張弓,態度十分囂張道:“這條舢板俺們將軍要了,你那涼快那待著去。”
大漢見是兵**,也不敢多言,罵罵咧咧地往一邊去了。另一名持刀計程車兵尋來一根竹竿,將駛離江邊的舢板挑了回來。先前那頭扎繃帶計程車兵,從人群中攙扶著一個半身裹著繃帶,顯得異常敦實的中年大漢走來。路過苦海身邊時,敦實大漢卻好奇道:“人人都往江南逃,你這禿驢卻跑來江北趕死,倒也有趣。”
苦海含笑施禮道:“這位將軍可是江陵城守城將領?”敦實大漢搖著頭苦笑道:“城中倒是還有一路人馬在堅守,並做好了與城共亡的準備,這才引得百姓大量出逃。”他說著忽然想起什麼,於是眼露奇光道:“莫非大師是想入城協助防禦的?”
“貧僧一個行腳的僧人,那裡有這般大能耐。不過是想入城看看,是否還有來不及撤出的百姓罷了。”苦海微笑著搖了搖頭,淡淡說道。敦實大漢“哦”了一聲,便上了舢板,雖兩名手下南渡而去。
苦海入城後本想化些齋飯充飢,但見道路兩旁家家門窗緊閉,只有一隊隊兵馬來回奔走,心知必是十室九空,也只好沿街往城北而去。他來到城北,見有戶人家還冒著炊煙,於是上前敲了敲門。
須臾,只聽屋裡傳來一位老人的聲音道:“兵荒馬亂的,這誰還有閒心串門啊?”木門隨即開了條縫,只見一位六十開外的老翁探出頭來張望。
苦海隨即施禮道:“老人家,貧僧路過寶地,本無心打擾,奈何一日未進水米,腹中已是飢腸轆轤。還請老人家行個方便,賞口齋飯,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