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也不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多的錢收購下,專挑猛的買,攢了不少寶貝。維漢的老爹曾戲稱,如果王家的收藏品哪天肯賣掉的話,世界各地的中國古玩收藏家都會湧至美國。
維漢曾幾次到季濤家做客,開了不少眼界,雖然王家最珍貴的幾件文物都寄存於銀行,並且也不外露。維漢也瞭解這情況,有天跟季濤的父親閒談,維漢提了一件事。
“一直有種說法,認為流失於美國的商代青銅器中,最珍貴的屬虢公洗,有六十餘字銘文,而這件青銅器就在王伯伯家,這個該不是謠傳吧?”
維漢露出笑容,看向正在悠然喝茶的王老爺子。
“還有人認為,李家知道孫殿英寶藏的最後歸宿呢。”
王老爺子慈眉善目,嘴角帶著淡雅的笑容。
“我曾跟我爹打聽過,他說是。無稽之談,因為寶藏早已不在中國大陸。”
維漢拿起茶盞呷了口茶,輕輕擱放。
“這不就是知道了。”
王老爺子笑容不改,話語含蓄。
維漢聽到王老爺子這麼一說,也。才覺得自己怎麼就沒細想,照這麼說,他父親也確實算是知道了孫殿英寶藏的最後歸宿。
“那王伯伯知道這件虢公洗現在何處呢?”
維漢打探,他總覺得這位說話。緩慢的王老爺子,無所不知。
“不在我手上,自然也就在別人手上,不過我想不會。有再面世的一天。”
王老爺子的話還是那麼含蓄,或許他認為這事本。不該去談。
“像這樣名震一時,並且最終傳言失蹤的文物,其。實都有了主,像北京人頭骨,還有廣漢神樹。”
王老爺子話語平淡,但他說的話,可不平淡。
“王伯伯,失蹤的。廣漢神樹我真是聞所未聞,就我所知,也只有八六年出土過幾株,但並未有流失的傳聞。”
維漢臉露驚愕,要說北京人頭骨最終歸宿,大多都認為在日本人手裡,而神樹卻是第一次聽說。
“你不知道並不奇怪,鮮有人知道,這株神樹被運往美國時,當時還沒人知道它是什麼東西,叫什麼名字。”
王老爺子撐起柺杖,想起身,維漢見到急忙過去攙扶。
“維漢啊,我聽季濤說你在海外收購西域古文書的影印本,中國流失於海外的文物,不只是西域古文書,商周青銅器特別的多。”
王老爺子由維漢攙扶,便前往書櫃抽屜翻找一些舊時的照片報紙,維漢見他蹲下身搜找,急忙去搭手,並問:
“王伯伯,難道你這裡有那株神樹的圖片?”
“有的,我一位洋人朋友特意寄給我,是從報紙上裁下的圖片,那神樹我不知道真偽,但在英國劍橋教書的那位曾小子,曾見過圖片,說是要是假的,他頭可以擰下來打網球。”
王老爺子談至此,笑著坐在了地毯上。
“曾文卿教授?”
維漢再次露出驚訝的表情,因為王老爺子所說的這人,維漢曾聽過他的課。
“是的,就是他,我經手的巴蜀青銅器很少,文卿就不一樣了,他說是真的,便也就是真的了。”
王老爺子正說話間,終於從堆舊報紙裡抖索出了一張四方紙張,這紙張巴掌大,上面有張圖,黑白的,圖中有株神樹,十分的高大,神樹旁邊有個外國男子。
維漢將圖放書桌上細細打量,為了看得更清楚,還拿了桌上的放大鏡使用,他曾親眼見過廣漢博物館展出的青銅樹,瞭解它獨特的構造與風格。雖然這張圖片是黑白圖片,年代也久遠發黃,但維漢做出了肯定,這絕不是贗品。
什麼是贗品?贗品必須有真品參考偽造,而這照片拍攝的時代遠遠早於八六年三星堆青銅樹被發現,那時代的人不可能憑空想象鑄造出這樣的東西。
仔細檢視了圖片,維漢便讀閱紙張上殘缺的英文報道,發現並無有用資訊。
“文卿曾試圖搜找,他還真找到了當時收藏這株神樹的學校,可惜這間學校在四十年代便拆除了,當時二戰爆發,美國也動亂不堪,何況時隔這麼多年,要找到它的蹤跡,不容易啊。”
王老爺子嘆了口氣,拿起桌上的發黃圖片端詳。
“這樣的東西;只要沒被銷燬;日後還會再看到它;它不是小小一件青銅洗,而是一株好幾米高的青銅樹,總會再露臉。”
維漢倒是很樂觀,或許在他看來別說什麼虢公洗了,連北京人頭骨都能找回來,只是時間的問題。
“年輕人,有的是大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