翱翔198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②一俄寸等於四·四厘米。
一道白色的磚砌大門由院落通向田野,這大門古老而結實,兩側有一對石獅子。大門口站著兩個姑娘。其中一個年長些,身材苗條,臉色蒼白,十分漂亮,長一頭濃密的栗色頭髮,一張小嘴輪廓分明,神態嚴厲,對我似乎不屑一顧。另一個還很年輕,頂多十六八歲,同樣苗條而蒼白,嘴巴大些,一雙大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打一旁走過,說了一句英語,又扭怩起來。我彷彿覺得這兩張可愛的臉兒也早已熟悉的。我興致勃勃地回到住處,恍如做了一場好夢。
此後不久,有一天中午,我和別洛庫羅夫在屋外散步,忽聽得草地上沙沙作響,一輛帶彈簧座的四輪馬車駛進院子,車上坐著那位年長的姑娘。她為遭受火災的鄉民募捐而來,隨身帶著認捐的單子。她不正眼看我們,極其嚴肅而詳盡地對我們講起西亞諾沃村燒了多少家房子,有多少男女和兒童無家可歸,以及救災委員會初步打算採取什麼措施--她現在就是這個委員會的成員。她讓我們認捐簽字,收起單子後立即告辭。
“您完全把我們忘了,彼得·彼得羅維奇,”她對別洛庫羅夫說,向他伸出手去,“您來吧,如果某某先生①(她說出我的姓)光臨舍下,想看一看崇拜他天才的人是怎樣生活的,那麼媽媽和我將十分榮幸。”
……………………
①原文為法文。
我鞠躬致謝。
她走之後,彼得·彼得羅維奇就講起她家的情況。據他說,這個姑娘是好人家出身,叫莉季婭·沃爾恰尼諾夫娜,她和母親、妹妹居住的莊園,連同池塘對岸的村子,都叫舍爾科夫卡。她的父親當年在莫斯科地位顯赫,去世時已是三品文官。儘管廣有資財,沃爾恰尼諾夫的家人一直住在鄉間,不論夏天冬天從不外出。莉季婭在舍爾科夫卡的地方自治會開辦的小學②任教,每月領二十五盧布薪水。她自己的花銷就靠這筆收入,她為能自食其力而感到自豪。
……………………
②舊俄鄉村小學,學制三--四年,由地方自治會開辦。
“這是一個有趣的家庭,”別洛庫羅夫說,“好吧,我們哪天去看看她們。她們會歡迎您的。”
一個節日的午後,我們想起了沃爾恰尼諾夫一家人,便動身到舍爾科夫卡去看望她們。母親和兩個女兒都在家。母親葉卡捷琳娜·帕夫洛夫娜當初想必是個美人兒,不過現在身體虛胖,顯得比實際年齡要大,還害著哮喘病。她神色憂鬱,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為了引起我的興趣,儘量談些繪畫方面的話題。她從女兒那裡得知,我可能會去舍爾科夫卡,她倉促間想起了在莫斯科的畫展上曾見過我的兩幅風景畫。現在她就問我,在這些畫裡我想表現什麼。莉季婭,家裡人都叫她麗達,大部分時間在跟別洛庫羅夫交談,很少跟我說話。她神態嚴肅,不苟言笑,問他為什麼不到地方自治機關任職,為什麼他至今一次也沒有參加過地方自治會的會議。①
……………………
①舊俄省、縣地方自治機關,一八六四--一九一四年問設定,負責地方教育、衛生、道路修建等事宜。經三種選民(縣土地佔有者、城市不動產所有者和村社代表)選舉出的地方議員組成地方自治會,在貴族會議首腦的主持下每年召開會議。地方自治會每三年選舉一次地方自治執行機關--地方自治局。
“這樣不好,彼得·彼得羅維奇,”她責備說,“不好。該慚愧啊。”
“說得對,麗達說得對,”母親附和道,“這樣不好。”
“我們全縣都掌握在巴拉金的手裡,”麗達轉向我接著說,“他本人是縣地方自治局執行委員會主席,他把縣裡的所有職位都分給了他的那些侄兒和女婿,自己一意孤行,為所欲為。應當鬥爭才是。青年人應當組成強有力的派別,可是您看到了,我們這兒的青年人是怎麼樣的。該慚愧啊,彼得·彼得羅維奇!”
大家談論地方自治局的時候,妹妹任妮亞一直默不作聲。她向來不參加嚴肅的談話。家裡人還不把她當作大人看待,由於她小,大家叫她蜜修②斯,這是因為她小時候稱呼她的家庭女教師為蜜斯的緣故。她一直好奇地望著我,當我翻看照相本時,她不時為我說明:“這是叔叔……這是教父”,還用纖細的手指點著相片。這時她像孩子般把肩頭貼著我,我便在近處看到她那柔弱的尚未發育的胸脯,消瘦的肩膀,髮辮和緊束著腰帶的苗條的身子。
……………………
②“蜜斯”是英語miss(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