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2/4頁)
莫再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時間成正比。
之所以強調這項9點至5點的工作,是因為研究結果表明,約有2/3的求職者每週只花5個小時甚至更少的時間去尋找工作。在你求職時,你必須每週至少花35個小時。這將極大地減少你找工作所花的時間。
對你的第一份工作一定不要半途而廢,對待求職要有足夠的耐心。約有1/3的求職者放棄得太早。也就是說,3個求職者中,有1個之所以未能成功,僅僅是因為他過早地放棄了努力。
如果你問他們為什麼放棄,他們會說:“我認為找工作不應該這麼艱難;我認為不應該花這麼長時間。”換言之,許多求職者心中的想法是我們頭腦中未被說出來的思維定式,即:我希望再打30個電話,再跑十家用人單位就能找到一份工作。
帶著這樣的先見和思想,我們去找工作,然後放棄,一無所獲。至少我們當中有1/3的人是這樣的。所以,不要讓這種憾事在你身上發生。堅持下去,直到你找到第二份工作為止。因此,耐心便是我們對第一份工作的代稱。
對於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求職,你一定要敬業,像我們做其他喜歡的工作一樣。一個敬業的員工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會怎麼做,我們對第一份工作就應該怎麼做。
例如,一個敬業的員工會盡可能的多與客戶打交道,我們這些以求職為職業的人就要儘可能地多與僱主打交道。例如,每天最少同4個僱主見面交談;如果透過電話聯絡,每天最少要找到20個僱主;如果你僅僅是寄個人履歷,那每週最少要有的放矢地發出數百份。在你找到第二份工作之前,不能放棄努力。瞭解
有關就業資訊
當今世界是資訊社會,誰掌握資訊,誰就掌握主動。因此,畢業生要尋找滿意的工作單位,就要儘可能多地掌握就業資訊。畢業生就業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工作,畢業生應首先了解國家以及有關部門的就業政策。不清楚政策,盲目地去選擇職業,可能事與願違,甚至碰壁。以石油院校的畢業生為例,在求職擇業時,就應瞭解當年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及其他石油企事業單位對畢業生就業的具體指導政策,還應瞭解畢業生分配就業工作的時間安排、石油企事業單位對畢業生的具體要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才能按照自身的職業定位,從容地選擇職業崗位。
目前畢業生收集就業資訊可以透過以下幾個渠道:
透過本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
透過就業指導中心舉辦的就業指導課、企業校園招聘會等途徑獲取資訊。這些就業資訊針對性、準確性、可靠性都較強。這就需要學校的就業指導中心給予積極的支援,廣泛聯絡用人單位舉辦校園招聘活動,並邀請相關專家為學生提供就業指導。但更多的資訊還需透過其他途徑。
透過勞動就業市場
畢業生就業市場是專門為畢業生提供就業服務的場所,它收集了各用人單位的用人需求資訊,畢業生可以在此找到較為準確的需求資訊。但單純的僅參與這種人才招聘會,屬於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選擇。
透過各種就業媒介
透過廣播、電視、報紙、電話等社會傳播媒介收集資訊,特別是招聘、求職的相關網站。例如《畢業生就業指導報》、《大學生就業》雜誌以及各院校的校報等媒介,會在畢業生求職擇業的關鍵時期釋出用人單位的需求資訊。同時,網上求職正在日益成為一種有效的途徑,招聘網、英才網、528網……正在為更多的人所接受。
透過畢業實習、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等方式有意
識地收集就業資訊
“畢業實習”活動應是學生、學校、企業和政府四方共同努力的結果。學生應當珍惜來之不易的實踐機會;學校應積極地聯絡用人單位,為學生尋找實踐機會;企業應當在學生實踐的過程中儘可能地予以傳授和指導;政府相關部門應當為企業提供減稅等方面的行政鼓勵。
透過家長、親朋好友及其他熟人等人脈關係收
集就業資訊
這種方式不失為就業的最有效方式,但從長遠考慮,卻未必是有利於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因為家長與親友往往是按照自身的就業意志,或渠道關係來為孩子安排職業。
由於收集資訊的方式不一,就業資訊必然存在真偽參半、內容雜亂、相互矛盾、虛假不實的情況。因此,就要求我們的畢業生,按照立體育人教育體系的提示,為自己制訂明確的職業規劃,以便對資訊進行有效的分析、篩選和整理,而後在眾多的資訊中找到真正為自己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