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1/4頁)
誰知道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鋅�可閒耐貳U飧齪0嗡那Ф嗝贅叩牡胤劍�思:敝粒�獎弒諏⑶ж穡�範ケ�ǎ�蓋�昀炊嗌倮�飯適戮駝媸檔胤⑸�誒ヂ厴降惱飧黽�湎列〉納嬌凇6�蟻衷謐叩攪蘇飧魷抗取⒄飧鏨嬌冢�蛐砦醫畔虜茸諾惱飪槭�肥塹蹦昴澄蝗【�母呱�⑻越鸕暮�恕⒈耷媒癇氳慕����裙�摹N液鴕歡尾ɡ階忱�睦�吩謖庋�桓霾豢傷家櫚牡胤較嚶雋耍�醪喚腥誦穆胰緶欏�
好了,再回到關於塔吉克族起源的傳說故事上。唐朝的那支送親隊伍,也走到了帕米爾高原(古時叫蔥嶺)的一個峽谷。突然遇到前面兩個部落打仗,隊伍不能再往前走了。迎親的和送親的雙方商議決定先紮營住下來,等前邊打完仗再走。公主也同意了,於是在路邊的一個山頭上建了一座簡易行宮讓公主住下來。沒想到,前面的仗打得沒完沒了,一晃幾個月過去,有人忽然發現公主竟然懷孕了。唐朝和親的公主還沒到婆家就出了這樣的醜事,放在今天絕對也是娛樂版頭條,在當時可是要有人人頭落地的。於是,凡是有嫌疑的男人,連武士、馬伕之類的都遭到了嚴刑拷打,但審來審去,殺了不少人,還是查不到“肇事者”。最後,公主貼身的侍女說話了。侍女說:“別再殺人了,這事跟誰都無關,是太陽神乾的。”眾人不信,但侍女說她親眼看見,在公主午睡的時候,窗外照進一道金光,太陽神下凡了,然後公主就懷孕了。隊伍中管事的想想也沒有別的辦法了,只好說等孩子生下來,再看看到底是像波斯人還是像漢人。結果公主把孩子生下來,眾人一看,果然既不像漢人也不像波斯人,大家才信了侍女的說法。這樣一來,這支隊伍既不能再去波斯,也不敢回長安,上千號人哪兒也去不了,就在當地繁衍生息—這些人就成了塔吉克民族的祖先,所以塔吉克族自稱“漢日天種”。而當年公主住的地方,留下了一個著名的遺蹟—公主堡。
我們有一集是專門介紹公主堡的。
車在山路上開了很久之後,我們在紅其拉甫邊防六連落了腳。部隊聽說我們是文化部派下來拍片子的,相當激動,戰士們把平時捨不得吃的水果罐頭和蔬菜罐頭全都拿了出來。儘管我們素不相識,他們沒有接待的義務,但他們的熱情是發自肺腑的,真是拿我們當親人啊。直到和這些邊防官兵坐在了一起,我才明白,為什麼早些年央視春晚一說起“我們向此時此刻堅守在紅其拉甫哨所的官兵拜年”時,他們就會眼淚汪汪的。這個連隊,滿員的時候也就五十多個人,人少的時候,連長加上指導員,一共才六個人。長年累月駐守在人跡罕至的雪山高原,忽然來了一個拍電視的攝製組,怎麼能不激動?
我們在六連吃了頓豐盛的午飯後準備向公主堡進發了。連長看我們裝置重,派了兩個戰士幫我們拎東西。我記得其中一個姓王,十九歲,是陝西兵,他負責幫我扛著三十多斤重的betacam攝像機。在這海拔五千多米高的地方,我們走路都喘,小王竟能夠扛著攝像機一路快跑。
途中我問小王:“公主堡遠嗎?”他說:“不遠,就在那—邊。”我特別注意了一下他說“那邊”的聲調。在新疆生活過一段時間的人都知道,新疆人說話習慣用拖音的長短來表示距離的遠近,相當有趣。如果他們說“在那邊”,就表示不遠,如果他們說“在那—邊”,表示不太遠,如果他們說“在那—邊”,就表示有點兒遠;如果他們說“在那——邊”,那就是很遠很遠。小王說的聲調不長不短,看來還是有一段路要走的。
第十六章公主堡歷險
這是我畢生難忘、絕無僅有的經歷。
1、過河沒掛掉
離開六連不久,我們就來到了卡拉奇古河邊。河寬五六十米,河水從山上衝下來掀起白浪滔天,發出陣陣轟鳴,河水打著滾兒,翻著洶湧的波濤,一瀉千里,奔流而下。河上有一座橋,橋面離水面差不多有十多米,橋也就一米多寬。這所謂的橋,讓我想起了小時候學過的課文《飛奪瀘定橋》,只是這座橋上不是“碗口粗的鐵鏈”,而是幾根比鉛筆還細的鐵絲。鐵絲上鋪著手掌那麼寬的木板,木板和木板之間的寬度也是手掌那麼寬,木板也不知道是什麼年代的了。橋的兩側,有兩條平行於橋面的鐵絲,看起來是當扶手用的。一看這所謂的橋,所有人都傻了。我問小王:“去公主堡還有別的路嗎?”小王搖頭說:“沒有,必須從這裡過河。”他還說,河邊住著一戶人家,男主人已經五十多歲了,在他小的時候就有這座橋了。
過河之前小王提醒我們,橋兩邊的鐵絲千萬不能扶,鐵絲很細,也很軟,一扶就掉下去了。想想也對,五六十米長的一根細鐵絲,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