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個計劃付諸實施。
而兩大專案的技術缺憾是擺在眼前的事實,即便再過二十年、三十年依然要跟洋人合作才能辦成。為了大局著想,所以才不得不跟洋人密切接洽,詳細磋商合作計劃的細節。
如此一來,哪怕不能百分之百消除袁世凱心中的芥蒂,最起碼也能讓其知道這是一次“勾結”還是一次“合作”。
正文 第10章,各懷鬼胎
網際網路 更新時間:2013…1…16 8:32:18 本章字數:3132
至於第二件事,那就是用旁敲側擊的言語形式,透露了趙方毓與吳承祿相互勾結,不僅不為賑災之事謀心謀力,相反還在賑災期間大擺宴席。順便還提到趙方毓自持是趙秉鈞侄子,抵達山海關後三天不到行營述職,整日不務正業,只知道大吃大喝。
嚴格的說,這些描述都只是雞毛蒜皮的事,最多也只能說明趙方毓和吳承祿行為不檢。而袁肅是故意這麼安排,其目的只是要讓袁世凱意識到自己與趙方毓、吳承祿不和睦,甚至還有劃分派系相互抵對的意思。
他就是希望袁世凱認為這封電文就好像是侄子向叔叔告狀,自己可不會一開始就把趙方毓和吳承祿的情況描述得多麼惡劣,這樣只會顯得痕跡太重。他的計劃就是一步一步來,讓矛盾有一個加深的過程,同時還起到一個提點作用,即便到時候事情鬧大了,在北京那邊看來也不會很突然。
而在這一天裡,袁肅基本上沒有再親自去背後小動作,所有工作都分配到了陳文年、趙山河和孫德盛三人手裡。他所要做的,依然是擺出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盡心竭力的處理好賑災任務,同時與英商會理事長羅伯遜正式開展第二次會商。
在這次與羅伯遜的會商當中,基於之前商討過的交換條件,羅伯遜很果斷的修改了原來計劃當中的許多細節,包括之前英國籍投資商的名額從八人縮減到五人。缺少的近五萬英鎊的投資款項,則按照現行匯率轉化為法郎,由香港渣打銀行簽署貸款合約成為出資方,而英國濟南領事館做為此次貸款監督機構,北戴河英商會則做為經手單位。
不過考慮到眼下袁肅並沒有取得山海關的完全統治權,所以合約生效的日期則定在一個月之後的十月二日。當然,假如袁肅能夠在十月二日之前奠定山海關的統治權,貸款同樣會提前轉撥下來。
花了一段時間重新確認新合同的各項細節,袁肅覺得一切都是按照之前所談的那樣,於是正式與羅伯遜簽訂了這份貸款合同和合作計劃書。在簽署完畢之後,他還很鄭重的告訴羅伯遜,這件事應該採取極其低調的處理方式,不改公開的東西一律不準公開。
羅伯遜笑著點頭說道:“袁將軍您儘管放心吧,在保密一事我們向來是有先例可循。”
隨後,袁肅又與羅伯遜商談了之前對付吳承祿的計劃,希望經過這幾天的調整,羅伯遜已經有了很明確的態度和行事手段。而羅伯遜再次表示承諾,只要袁肅能確保英國商會在山海關轄區內的主導地位,那麼英國方面必然會堅定不移的支援袁肅替代吳承祿。至於這方面的所有安排,英商會已經按照之前袁肅的意思開始佈置,用不了幾天一切都會水到渠成。
九月初的幾天時間裡,袁肅依然保持與吳立可、英商會的往來,期間還親自前往撫寧縣視察洋河。不過在這段時間裡,他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安撫難民身上,幾乎每天一早都會出城前往難民聚集地視察,甚至還多次來到鳳凰山以東的高危地區走訪。
自從竇神父案結束之後,事實上難民聚集地的治安改善了許多,那些難民團夥彷佛跟餘家的人一起銷聲匿跡,再也不敢聚眾鬧事。偏遠地區開設的賑濟所和粥廠,在荷槍實彈的衛兵保護之下一切都進行的有條不紊,沒有發生先前那種惡性劫殺事件。
到了九月七日這天,袁肅正式下令派發糧食和錢,開始第一階段疏散難民的工作。
而經過前幾天的計劃,第一階段疏散工作定在偏遠地區,讓外圍的難民先一步疏散,不僅從順序上要顯得更科學,而且儘可能縮小難民聚集區的範圍,更有利於官府控制現有的難民。所有用以派發的糧食和錢,由軍隊集中押送前往制訂的賑濟所。
訊息在前一天上午便已經散播出去,天還沒亮時就已經有許多難民來到賑濟所外排隊。
在這一天,袁肅是親自率領部隊押送物資,並且他本人還來到其中一個賑濟所主持派發工作。難民在山海關外已經滯留了兩個月之久,儘管官府在進行安撫和疏導,可畢竟近十萬人的數字,一下子是不可能全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