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尚且有幾分保障。候選中宮的四人,尤其出身北直隸的沈寒梅同吳芳,面上鎮定,心中對彈劾的吳中的御史已是惱恨至極。
何謂弄虛作假?
何謂欺上瞞下?
什麼叫擇老成之人再選?
眼見鳳位在前,美夢將要成真,不料橫生禍端,牽扯進流言之中。哪怕查明身家清白,也不為兩宮所喜,後位再無期望。
“若要我曉得……”
沈寒梅用力扯著錦帕,口中喃喃自語,眼中閃過恨意,再不復往日嫻雅。
吳芳伏在榻上,哭得梨花帶雨,彷彿天榻一般。
“別哭了!哭就能沒事了?”沈寒梅站起身,道,“事情已經這樣,哭再多也沒用。”
吳芳擦擦眼淚,坐起身。
“這事出來,你我還能有什麼指望。”
“清者自清,太皇太后和天子必能明察秋毫。”沈寒梅道,“水落石出之前,自亂陣腳才是廢了前程。”
“可……”
吳芳皺眉,心中滿是不甘。
沈寒梅看在眼裡,沒有再勸。
只差最後半步,她又如何甘心?!
一封彈劾奏疏,竟掀起這麼大的風波,怕是上疏的劉御史也沒能料到。
正如楊瓚之前所想,耿直過頭,不計較後果,好心也會辦壞事。
風波中,數名錦衣衛護衛兩輛馬車,停在玄武門前。
接到錦衣衛遞出的腰牌,城門衛當即讓開道路。
連日趕路,楊瓚疲累至極。見到皇城大門,終於長出一口氣。殊不知,皇城內正有一堆麻煩事等著,這口氣,委實松得太早。
第七十四章 驚訝
歸鄉省親之前,楊瓚未曾置辦宅院。此番匆忙回京,又沒有楊氏族人相伴,只得繼續借助長安伯府。
馬車穿過城門,噠噠的馬蹄聲漸被人聲掩蓋。
越向前行,熙攘聲越大,愈發顯得嘈雜。
楊瓚推開車窗,發現街兩旁擺開眾多攤位,各色人等忙碌其間。有粗布短襖的小販,也有穿絹布袍、戴無頂帽的商人,還有老少匠人,都忙著撐起木杆,拉開長繩,鋪開木板。
攤位前擺著大小不等的木箱,少數攤開,多數緊閉。木箱旁邊,各有細木錦緞,粗細不一的蠟燭。
“這是什麼緣故?”
楊瓚看得好奇,不免開口詢問。
按照農曆,現下是正月初七,不該安居家中,同親人團聚?這番忙碌景象,實在令人費解。
“再過幾日便是上元節。”
聽到楊瓚疑問,顧卿拉住韁繩,減緩行速,靠近車窗,道:“每逢上元佳節,京城都要開燈市。這裡靠近外城門,再向裡走,更加熱鬧。”
“這些商人和匠人都是京城人?”
“多數從外地來。”顧卿舉起馬鞭,指向幾名滿臉絡腮鬍,裝束有些奇怪的商人道,“那幾名夷人,去年也曾來此。”
“去年?”楊瓚咋舌,“顧千戶都還記得?”
“自然。”
顧卿點頭,微掀唇角,笑道:“比起我朝匠人,夷人工匠手藝粗陋,做出的花樣還算新奇。楊侍讀有意,待賞燈之日,可前來一觀。”
上元節,楊瓚聽著耳生。換成元宵節,便恍然大悟。
元宵佳節,是華夏的傳統節日。自秦開始,歷經兩漢,發展到唐宋,已十分興盛。節日期間必要賞燈,女子也會結伴出行。興致所至,文人騷客亦要吟詩填詞。燈市之中,雖無爆竹聲聲,熱鬧卻不下除夕。
至元時,慶賀被短暫取消,明太祖朱元璋立國,參仿宋制,恢復舊日傳統。詔令全國,每逢佳節,各府州縣不可拘束百姓,官員當與民同樂。
“自太宗皇帝遷都,東安門處即有燈市,至今已近百年。”
見楊瓚感興趣,顧卿乾脆令校尉驅車,取道東安門。
此時,東安門迤北大街已匯聚來自各地的商販和匠人,支起棚架,高掛彩燈,更有匠人當場製作彩燈,吸引過路百姓購買。加上穿梭在攤位間的貨郎,在街邊支起的吃食攤子,可以想見,入夜之後,整條長街將是何等熱鬧。
“上元節當日,東安門不宵禁,正陽門,崇文門等俱不關閉。”
“不宵禁?”
“自古有言,提彩燈繞街長行,可走百病。”
聽“古人”講“古”,委實有些奇怪。楊瓚控制住嘴角,儘量不要上翹。
“楊侍讀為何發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