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部分 (第2/4頁)
點絳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腳踏實地的前進換來日新月異的發展。
在這些人中,戚暮是一個代表,而在戚暮身後,卻是二十多億的華人!
他們願意為自己國家的發展付出不懈的努力,也願意為了下一代的音樂學子們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戚暮和閔琛的這一場合奏會上,除了1000多個他們特意送去邀請函的觀眾外,還有1000多人裡,竟然有一半都是黑髮黑煙的東方面孔!他們從遙遠的華夏趕來、從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趕來,給自己國家的音樂大師送上自己的掌聲與祝福,期待著古典音樂在華夏的崛起!
合奏會的第一首曲子便是《月光下的暮色》。歡悅動人的小提琴與清亮冷冽的鋼琴聲匯聚在一起,交織出了一片絢麗燦爛的美麗景象。
之後便是貝多芬的《春天奏鳴曲》、克萊斯勒的《美麗的羅斯瑪琳》、弗蘭克的《a大調小提琴奏鳴曲》……
掌聲在柏林愛樂音樂廳的上空不停地迴盪,雷鳴般的聲響似乎要將金色的屋頂掀開!
而在最後一首安可曲響起的時候,所有人都齊齊地怔在了座位上,用驚悚駭然的神色看著舞臺上那兩位出挑卓越的音樂大師!
——這竟然是一首嶄新的曲子!
第二百八十七章
不同於《月光下的暮色》隱藏在熱情後的悲沉,這首新曲子以一種極其歡悅的旋律,迴圈式的在鋼琴與小提琴的演奏之間切換。
一會兒是鋼琴高難度的八音連奏,一會兒是小提琴接連不斷的左手撥絃,歡快熱鬧的音樂在兩者之間不斷交替,很快便讓在場的所有觀眾忍不住地隨著音樂敲擊起手指來!
如同舞曲一般熱鬧歡樂的樂曲,總是會讓人忍不住地心情愉悅。不再是月光與暮色之間悲慘悽愴的愛情悲劇,而是帶著吉普賽熱情的火辣舞蹈,用激揚的小提琴聲奏出主部,再用清亮鏗鏘的鋼琴演繹出副部!
這首曲子只有短短的五分鐘,但是卻很快點燃了觀眾席中的氛圍,甚至有不少人都跟著它開始搖晃起身體來。
這一次音樂廳的led顯示器似乎是出了問題,當全曲結束,所有人才在上面看到了這首曲子的名字——
《瓦爾德尼森林迴旋曲》。
不出大部分人的預料,這首有著明顯的迴旋曲特徵的曲子,果然是一首正宗的迴旋曲。而令他們更為在意的是,瓦爾德你森林……
難道和柏愛的森林音樂會有關?!!!
2020年6月30日的柏愛森林音樂會,其主題為“雷鳴與掌聲之夜”,獲得了海內外古典愛好者的一致好評。這是戚暮加入柏林愛樂樂團後的第一次公開演出,他用精湛熟練的技巧與飽滿豐富的情緒折服了全球的古典樂迷,也開啟了一個屬於戚暮的柏愛新時代。
而這首曲子……竟然叫做《瓦爾德尼森林迴旋曲》?!
事後的新聞採訪會上,當有記者好奇地提問這首《瓦爾德尼森林迴旋曲》到底是否與柏愛的森林音樂會有關時,戚暮與閔琛相視一眼,然後前者淡笑著頷首:“是,確實與柏愛的森林音樂會有關。”頓了頓,戚暮又補充道:“事實上,這是與今年的這一鈔雷鳴與掌聲之夜’有關。”
這個毫不避嫌的答案,引起了記者們的一致好奇,有人立即提問道:“在電子演出表上並沒有顯示這首曲子的作曲人,請問……這首曲子是否還是由戚先生和柏特萊姆先生共同作曲的呢?”
聽了這個答案,戚暮並沒有立即回答,他轉首看向了一旁的男人。只見閔琛此時也恰恰抬眸看向他,那雙漆黑幽邃的眸子裡透印著淡淡的笑意與鼓勵。
戚暮不由地翹起唇角,然後轉首看向那個記者,說道:“不,這首曲子並不是由我和閔琛合作的。”
記者立即下意識地問道:“所以說,這首曲子是柏特萊姆先生的新作品?!”
舞臺上,俊雅秀朗的青年微微搖首,在記者們疑惑不解的目光中,戚暮一字一頓地說道:“不是我們合作的作品,但是……這也不是閔琛的作品。今年6月,當我第一次站在瓦爾德尼森林劇場的舞臺上、看到那兩萬多的觀眾時,我聽著森林裡呼嘯穿過的風聲,聽著舞臺下所有觀眾們激動的掌聲和哨聲,我的腦子裡突然迴盪出了一段旋律……”
稍稍停頓了片刻,接著戚暮溫和地笑道:“那個旋律就是你們之前聽到的《瓦爾德尼森林迴旋曲》。”
這個答案剛落地,全場頓時一片譁然,有記者激動地站起來問道:“戚先生,您這樣說是否就是承認,你接下來會經常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