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雅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被人提點之後,書生臉色青白,惱怒而去。
茶樓裡高談闊論爭辯的眾人細細一想,似乎也是這個理,那莫生似乎是文武雙全,跟那些大字不識的窮酸根本不一樣。
沒幾天,這句“高論”就將“對掐”的人立場掀了個遍。
那些出身良好的讀書人,尤其世家子弟,流露出對莫生的理解,從鄭生那邊倒戈了。
而那等揮著金子的豪強,改口呸的一聲,說莫生鄭生全是一路貨色,倒是丞相深明大義呀!
丞相在看到女兒與人私會時,沒有腦子一發熱,把女兒許配給“誇口一定能考上狀元”的鄭生,第六折時也沒犯渾說“都是小女無緣,不相信你一定是狀元,平白毀了你一片愛慕之心”——這等言語,別的才子佳人戲裡可是層出不窮,就算是大字不識的武夫,每次聽了都覺得牙痛,心中更是大奇,只因為他們只是不通文理,並非不通世情。
上不起戲園子的,整天泡茶樓,聽人臉紅脖子粗的爭論,隔了兩天連說《寶鏡誤》的說書人都有了,同情鄭生的人大大增加。
什麼丞相不近人情,命數不作美,莫武夫仗勢欺人,半月之後,還真的有各種改編的話本子開始流傳。
只是對方論財論勢,都比不上天翠園背後的人,哪怕獲得滿堂彩,影響終是有限,那些家世良好的人,已經對鄭生這種窮酸心生鄙夷,在仕途與家族立場上,勳貴總要與那些科考出來的清流做對頭,爭位置。
其實《寶鏡誤》終歸是一場戲,鬧得再大,也還是那樣。
可這世上總歸有聰明修士…
“鄭家,莫家,程仙兒…哈哈,大概是我想得太多了。”某個散修撓頭嘀咕。
比他反應更快的,當然是奉命聽戲挑事的魔修們。
尤以冀州一帶,從前(現在也是)在浣劍尊者手下效命的魔修為甚!浣劍尊者乃是修真界數一數二的高手了,但是正道宗派長老掌門一個接一個渡劫飛昇,浣劍尊者只能幹看著,別說尊者,就連尋常魔修也忍不住咂咂嘴搖頭嘆息。
魔修這條路啊!真是不受天道待見!
嘆氣歸嘆氣,天下的魔修仍然比正道多,而且是多很多!
無他,在修行的最初,是魔修最初的進展快!要知道天下修士,九成九都到不了大乘期,不能飛昇成仙這種煩惱,他們完全不必操心。
正道修士溝通天地靈氣,魔修奪天地靈氣為己用。
這條分歧之路,從最初就已經被定下。浣劍尊者實力出眾,有些人暗暗想,或許浣劍會有辦法,畢竟這是一位出身海市蜃樓,奇珍異寶多不勝數的魔尊!孰料浣劍尊者忽然隕落,倒教他們大失所望。
天下魔修,並非都是心甘情願做魔修的。
有的是陰差陽錯得到一本秘笈,書上寫了奪天地靈氣之法門,他學了成為修士後,才知道這是魔修的修煉功法;有的修士呢,拜師時沒選擇,稀裡糊塗也就成了魔修;還有更虧的,就是欠下了大因果,就算拿著正道功法,天地靈氣也不搭理他,只好在引氣入體的第一步,將溝通靈氣改成強奪。
——山不來就我,我來就山。
當然啦,想這麼幹,至少手裡頭那本正道功法,得古老一些才行,傳承自古荒大宗的功法皮毛也行,只因古荒大陸沒有破碎時,魔修是能飛昇的,功法的區別沒那麼明顯。否則就算魔修要繼續練正道功法,輕則功法被練得面目全非,嚴重的甚至一命嗚呼。
修真界大多數人都認為,釋灃入魔,如果不是北玄派功法,估計血魔釋灃早就沒命了,哪裡還有今日的威風?
大乘期修士入魔,周身靈氣驟然改換,這可不是吃飯喝水的簡單事。
而釋灃不但好得很,還把北玄派一門上下屠戮得乾乾淨淨呢!
“說起北玄派入門功法,也不是什麼秘密。”魔修們閒來無事時嘀咕,都覺得納悶。
幾千年前,北玄派被迫遷徙到關外大雪山,門派典籍被人搶得一乾二淨,時隔多年,最粗淺的入門功法仍在修真界大肆流傳,正常人練了,雖然不能成為修士,但是強身健體還是行的,於是這門高深的功法,竟成了凡間之人看重的一本武學典籍。
不知幸或者不幸,正因凡人覺得不錯,直到今天,修真界大眾仍然可以輕鬆找到這本書翻閱,否則像這種沒用的垃圾,早就沒人記得了。
數千年幾代修士閒極無聊琢磨後得出的結論乃是北玄派功法太古老,不是需要特殊的符籙配合修行,就是需要一些失傳的丹藥靈寶輔助初階弟子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