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刷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因此讀研是有機會成本的,這成本不僅包括不便宜的學費和失去的青春,還包括如果工作的話可以賺到的錢,可以積累的工作經驗,可以培養的社會資源。
考研:先認清未來的方向
只有仔細權衡之後的決定才可能是明智的。明白了讀研所要付出的代價之後,再來估量一下讀研的收益,才能為自己的人生作出正確的規劃。大三的時候,我們班上的同學幾乎人人都說要考研,這裡面有人是為了夢想(去考北京電影學院的),有人是為了學術(去考冷門的理論學科的),但大部分是為了更好的就業,於是按照自己在班級的實力,按照專業的熱門程度,報考了相應的專業—最強的去考了國際法和民商法、次一點的考了刑法和訴訟法等、再次的考了憲法行政法、最後剩下的是法制史和法理這樣的冷門專業。
所以,在報考之前,一定要問清楚自己,讀研是為了什麼?如果是為理想為學術,那麼這篇文章與此無關,儘管我當年選擇法理專業時根本沒有考慮過未來的就業。我曾經為報民商還是報法理掙扎過,不是由於對自己實力的懷疑,而是對自己究竟要什麼的困惑—民商在我看來,只是一種謀生的手段;而法理則代表我對人生的困惑—最終我選擇讀法理,我希望能有時間思索一些問題,也許不會有最終的答案,但我願意為之付出三年的光陰。等我上研之後,聽說法理專業的就業還不錯,也只是無動於心的笑笑而已,蘇格拉底說過:不求而得的,不能稱為幸福。
如果是和大多數一樣,為了更好的工作機會而讀研,那麼就要衡量一下考研的收益:知識上收穫且不去說它,相對於本科畢業後直接工作,讀研可以給個人帶來哪些好處?
首先是錢的問題,公費的名額越來越少,全部自費的呼聲一年高過一年,大部分人將不得不承擔不菲的學費,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除此之外,讀書期間的生活費用誰來負擔?難道再向父母開口?這應該是很多人要考慮的問題。據我所知,理工科的學生通常都有“老闆”,雖然被“剝削”,但是總還可以拿到一些工資。我是學法律的,談談我所瞭解法律這一行的情形。我本科的寢室裡有四個人考上研究生,三個本校,我是外校,三個本校的有的在外面代課,有的給老師作秘書,生活開支的自理是沒有問題的;我自己身邊的同學,如果出去兼職的話,養活自己也不是很難的事情,在外面代課,在律所實習,幫人寫文章,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做得好的日子還比較寬裕。
其次是工作經驗,法律是一門“世俗”的學科,法學界的很多老師都會涉足法律實務。這些從事實務的老師分成兩種:自己單幹的和帶學生一起幹的,我有個高中同學在北京一所著名大學的法學院讀國際經濟法的碩士,剛考上研究生,導師就讓他去律所裡上班。在“老闆”的律所裡,全是師兄師姐,有碩士,也有博士,因為師出同門,大家關係很融洽,導師很大方,同學的日子過得也很滋潤。我曾經戲稱,等他畢業時,工作經驗已經有三年了。可是並非每個研究生都會遇到這樣的“老闆”,有的導師自己專心做學問也要求學生專心讀書,有的導師嚴厲禁止學生出去打工或兼職,有的則睜隻眼閉隻眼任由學生自己選擇,所以在考研之前,對相關資訊一定要了解清楚。我的一些同學,他們的導師雖然不做實務,但並不禁止學生在不影響學業的前提下出去兼職。他們在一些著名的外資律所和外企的法務部兼職,不僅可以賺錢養活自己,更重要的是這段工作經歷,對畢業時找工作有很大的幫助,如果幹得好,畢業後很可能就留在那裡。
最後是社會關係,參加工作的人也許有更廣的接觸面,有更多的社會資源。不過,社會有社會的資源,學校有學校的資源。你去外交部工作和去街道辦事處工作,能培養的社會關係是不同層次的;不同的學校之間,資源分佈的差異也是很大的。如果再進一步細分的話,不同的專業,乃至不同的老師,掌握的資源都是不同的,這也是為什麼考研時要擇校、擇師的原因。通常來說名校的老師有更多社會資源,但有的時候,某個很強的老師,在某個領域是專家乃至權威,掌握很多的資源,卻未必在一流的高校裡,這屬於奇貨可居型,實力中等的同學,不可錯過。
最近幾年來研究生一直擴招得很厲害,走向了物以稀為貴的反面。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需求曲線永遠向下是不可避免的。這時那些非但不擴招反而壓縮名額的學校就值得留意了,因為這是一個學校注重產品質量和品牌信譽的象徵—如果把學校比作一個工廠,研究生就是它的產品。講就業總是離不開考研,既然大部分人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