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看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而在古希臘哲學家阿那克薩哥拉留下來的哲學殘章之中,也有著和陽明先生同樣的敘述:
當心靈開始推動時,在運動中的一切事物就開始分開。心靈推動到什麼程度,萬物就分別到什麼程度。而這個渦旋運動和分離作用同時又造成了事物的更強烈的分離。
這個永恆的心靈,確乎現在也存在於其他一切事物存在的地方,以及周圍的物質中,曾與這物質相連的東西中,和業已與它分離的東西中。
諸如此類。
總之大家是殊途同歸。總歸大家說的都是同一樁事體。總歸一句話:所有的智慧都將在終點相逢,所有的智慧,描述的都是同一個東西。
這個東西,孔子稱之為仁。子曰:仁者愛人。而《大學》開篇,則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注意這個至善。
這個東西,孟子稱之為取義。義者,宜也,也就是你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什麼事。該或是不該,其衡量標準,就是仁,就是善。
這個東西,佛家稱之為慈悲,禪宗則直截了當稱之為善知識。知識的取向就是善,善的本身就是知識。蘇格拉底聽到這句話,會眉開眼笑的。
這個東西,道家稱之為道,老子著《道德經》,“道德經”這三個字,“道”說的就是這個東西,“德”是說這個東西的性質特徵,“經”就是表述的意思——而對這個東西的性質表述,最終成為了品評人類品德的道德,這就是最典型不過的致良知,最典型不過的美德即知識。
而王守仁所做的,就是把孔子的話,把孟子的話,把老子的話,把蘇格拉底的話,把阿那克薩哥拉的話,把柏拉圖的話,用他自己的語言,重新表述一遍: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翻過來,掉過去。你東拉,我西扯。所有的智者,說的都是同一個終極真理,這個真理你可以稱之為仁,稱之為義,稱之為道,稱之為慈悲,稱之為大善知識,稱之為良知,稱之為美德,稱之為你願意稱之為的任何東西。
但這個東西,到底是什麼玩意兒呢?
這事你得去問柏拉圖,他將用他的洞穴理論,告訴我們這東西到底是什麼。
就是這樣,仁也好,義也罷,慈悲也成,大善知識也可,良知也不錯——雖然這都是東方哲學的常用術語,但如果這個東西是真實的存在,那麼,西方的哲學家也同樣會發現它,感知它,表述它。而柏拉圖的洞穴理論,或許是人類歷史最清晰的道之表述。
走出恐怖的洞穴
卻說柏拉圖學問大成之後,雄心勃勃想要以智慧宰制萬民,結果不幸被統治者當做奴隸賣掉。幸虧他的朋友花了高價,又從奴隸市場把他買了回來,此後他潛心研究,最終提出了世界哲學史上最為知名的洞穴學說:
我現在打個比方。整個人類就像是這樣的一群人:身上帶著枷鎖,躲在黑暗的山洞裡,背對著光線。我們的後面有欄杆,欄杆的外邊生著一堆火。我們看到的只是沿我們身後的欄杆走動的人,映在我們前面牆上的影子,聽到的只是他們的回聲。
如果我們中間有人回過身,對著光線,正面看著這些人,他們最先的感覺就是眼睛發花,如果讓他們把這些人看得清清楚楚了,還能感受到觀看的樂趣。如果他們告訴別人,自己在外邊看到的東西,別人肯定會說他們是在胡說八道。所以,那些見到過光明的人,就不想回到普通世界,也就是那個黑暗的山洞裡去了。
然而我們要知道,山洞裡的人都能看到東西,他們要做的就是把身子轉向光明。如果將他們身上逼迫他們背對光明的肉體慾望的枷鎖除去,每個人都會轉變,開始真正的生活。所以,我們要把最能面對光明的人找出來,讓他們回到山洞,告訴山洞裡的人知識的優勢所在。如果他們認為這會很辛苦,我們就要像以前那樣牢記,全體的利益是最重要的,個人為全體的利益而受的苦,是次要的。
我們要怎樣做才能讓這些人轉向光明呢?要想達到目標,僅僅進行音樂和體育的教育是不行的。我們接下來要進行的第一個教育是算術,然後是幾何,接著是天文學教育。還有一個相關學科,就是抽象的和聲學(不是聲音的和聲學)。這些課程,只是在為學習辯證法作準備而已。辯證法是最高的科學,它引導理智去思考最終的目標:善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