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3/4頁)
丁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全文是以姜子牙與周文王及周武王的對話錄而寫成的,所以被稱《太公兵法》。《太公兵法》又稱《六韜》或稱《太公六韜》。所謂六韜,就是指用兵的六種謀略。一為文韜——論治國用人的韜略。二為武韜——講用兵的韜略。三為龍韜——論軍事組織。四為虎韜——論戰爭環境以及武器與佈陣。五為豹韜——論戰術。六為犬韜——論軍隊的指揮訓練。全書約二萬來字。
《太公兵法》被譽為兵家謀權的始祖。但是關於此書的作者大有爭議,主要問題是此書的語言敘述,名物制度等都與周朝不相符合。先秦早期很多著作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多以對話體方式著作。比如孔子的《論語》多數是以孔子與他的學生等人對話的方式寫成的,但《論語》的作者不是孔子,而是由孔子的學生編著而成。無獨有偶,古希臘早期許多著作也是以對話體進行著作的。如哲學論著《理想國》全書就是以蘇格拉底與別人對話的形式寫出來的。但是《理想國》的作者不是蘇格拉底,而是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
由此看來,《太公兵法》一書儘管出現姜子牙的對話,不一定就是由他本人寫成的。又據學者考證,《太史兵法》在西漢之前早就出名。此書成書時間可能在春秋戰國時期,那麼太公兵史》極有可能就是,後人用當世的寫作表達方式對姜子牙的軍事思想進行了一次總結。如此看來,此書貫之太公之名亦是可以理解的了。
不管如何,書確確實實地落在了張良的手裡。《太公兵法》從此改變了張良,讓他從一個刺客走向了職業謀士之中,從而他雙改變了劉邦及一個時代的命運!
張良遇上的第二個男人,是項伯。前面說過了,項伯曾經殺過人跑路了。很巧的是跟隨張良躲藏起來的。大家都是亡命之徒,張良很講義氣,於是把項伯收留下來。從此,項伯欠下了張良一個人情。做人情就像用餘錢投資,它終有一天會有用的。
那時,劉邦去留縣(江蘇省沛縣東南)投奔楚王景駒,張良恰好也帶著一百多名青年仔投奔景駒。他們倆在半路上相遇了。彼此三言兩語,原來都是為復仇而來的。張良向劉邦講《太公兵法》,劉邦聽得津津有味,還採用張良的計策。頓時,張良對劉邦頓然有一種相識恨晚的感覺,他無不感嘆地對別人說道:我給很多人講過《太公兵法》,都沒人聽得懂。沒想到沛公真是天縱奇才啊。
因為沛公能聽得懂《太公兵法》,張良決定放棄追隨景駒而與劉邦為伍。劉邦也順便給張良封了一個小官,廄將。這是一個管理馬匹及騎兵的官名。如果你讀過《西遊擊》那對這個官名肯定不會陌生。孫悟空曾經就在天宮中當過類似這樣的官,只不過他的官名員叫“弼馬溫”。
孫悟空因為這個芝麻小官遠遠配不上他,所以還大發脾氣大鬧天宮。劉邦竟然好意思把這樣的官名賜給一代奇士,真虧他想得出來。換成是別人可能都連衣袖都不想揮,直接拿棒槌就朝劉叔叔砸過去。但是張良還是心情氣和地接受了,既來之則安之,張良心平氣和地留在劉邦身邊。
蒼天已作安排,劉邦就是讓張良實現人生價值的那個偉男人!
四、復仇,復仇。
劉邦結識張良後,倆人一起去見景駒請兵還攻豐邑。景駒果然是個爽快之人,立即拔了一批人馬給劉邦。可恨的是,劉邦還來不及拔馬回豐邑報仇,這時卻秦軍殺過來了。
章邯的部將司馬夷血洗相縣後,一直殺到了碭縣。時勢危急,楚王景駒派劉邦一起帶兵向西攻打秦軍,收拾秦軍後隨便你怎麼宰雍齒都是你的事。
拿人家手軟,不打是不行的。再說了,碭山曾經是劉邦活動中心,算是半個革命根據地。拿下碭山也等於給自己打掃一回後院。於是劉邦立即帶兵向西出發,先幹你狗日的秦軍再說。劉邦在蕭縣(今安徽省蕭縣)西面跟秦軍幹了一架,沒想到沒打著秦軍,還反過來被對方追著屁股一路打趕回了留縣。
二月。春暖乍寒。
前幹不掉司馬夷,後報復不了雍齒。劉邦火大了。他再次引兵從留地出發攻打碭山。豐邑已經丟了,如果碭縣還要丟,那天下哪裡還有我劉三的根據地?這次一定要打下碭縣。
打下司馬夷,下一個就是雍齒。所有從我手裡丟去的,我通通都要收回來。
攻找碭縣,劉邦只有三千兵。而碭縣的秦軍卻有六千。守城容易攻城難,你要打下碭縣,就得鼓勵手下拿出以一當十的勇氣和殺氣。事實上劉三做到了。攻了三天三夜,終於打下了碭縣。這場勝利連本帶利息全部還回來了,收編了秦軍六千人,連合原來的三千人,總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