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 (第2/4頁)
幽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出這個要求。只因為那一人曾經說過,玄英是他這輩子最信任的好兄弟。
四人回到寺中,天邊還有幾片晚霞紅彤彤地燃燒著。滿寺燈火通明,暖黃色的燭光被還未黑透的天沖淡了些,金碧輝煌中沉澱出幾分神秘的色彩來。
寒雪想,這小半個悠閒輕鬆的下午,是她從上天那裡偷來的奢侈品,還沒享受足夠,便要還回去了。就好像借來的東西,總是要還回去的。明天,她仍是高牆裡的金絲雀,長了翅膀卻飛不上天空,時間久了,就不會飛了。
這段短暫的時光是快樂的,就好像回到了四年前一樣。可是這難得的開懷在他們剛剛踏進護國寺的大門時,便被宮裡派來的信使打散了。
玄英看了玄啟送來的信,來不及解釋什麼,匆匆稟明瞭太后,只留下一句“人命關天”,便和寒譽一起快馬趕回宮中去。
先帝有一位同母所生的同胞兄弟,排行第六,封號為恭,曾是戰場上無往不勝的大將軍。恭親王膝下無子女,與王妃成親多年亦無所出。已故的恭親王妃與玄磊的生母沁太妃乃是嫡親姐妹,恭親王打小最是疼愛的便是這三個血脈相連的嫡親侄兒。
玄啟八歲那年,恭親王生了一場大病,從此日日以藥為伴,玄啟親政之後,他便常住封地,再也沒有回過京城。這一別,便是八年未見。
恭親王的病情時好時壞,一年多前,玄啟將太醫院的院正李康派去為恭親王醫病,只可惜費盡心思,恭親王的病情依舊是每況愈下,一日不如一日。這一次遠行回京,李院正其實是極力反對的,可恭親王無論如何都要回宮見玄啟一面。
也許是覺得自己大限將至,才趁著還有一口氣,想親手將西疆二十餘萬兵馬的統兵帥印交到玄啟的手上。
李院正攔不住,只得一路上小心翼翼地護理著,行程雖然緩慢,倒也安然無恙。誰知剛到京城,恭親王爺病情發作,玄啟收到王叔突然回京的訊息大吃一驚,連忙派人命玄英將寒譽帶回。
玄啟心中其實很清楚,李院正醫術精湛,更是賢名在外享譽京城。倘若連他都說回天乏術,就算是寒譽來了,恐怕也改變不了什麼,只能姑且一試罷了。但即使有半分希望,他都會爭取。
夜,正是酣眠之時。護國神寺正殿裡,慈安太后屏退了眾人,獨自坐在佛前的錦緞蒲團上靜坐祈福。她沒有堅持趕回宮中探望恭親王,一來是因為宮中女眷夜裡上路實在不便,二來她也知道這位六叔是並不想見她這個嫂子的。
第七十七章 他想見她
透過佛像上層層暈開來的金光,慈安太后似乎看見往事一幕幕從腦海裡中連綿不斷地蹦出來,清晰得好像昨天才發生過一樣。
往事如煙,該走的總是留不住的。
悲的喜的甜的酸的苦的不堪的懷念的對的錯的,她的前半生在宮海沉浮中度過,她的後半生又籠罩在母儀天下的光環裡。從宮嬪到太后,從青澀的小丫頭到端莊的貴婦人,她以為她的心早已經被鍛鍊得銅鐵般堅硬,可每每回想起自己年少時的摸樣,心仍會被撕扯得生疼。
她對不起錦兒,恭親王的病她何嘗不該揹負一半的責任。她們這些故人,愛過的被愛過的,恨過的被恨過的,誰守候誰,誰給予了誰,誰又虧欠了誰,終究逃不過造化弄人。
面目全非,這四個字便是她這些年來深宮生活的真實寫照。
驀然回首時,君已陌路。
她欠他的,這輩子,下輩子,恐怕都是難以償還的孽債。
李院正和寒譽對恭親王的病情診斷結果令所有人的狠狠一沉。不出一月,這位曾為陵軒立下過汗馬功勞的王爺就要與世長辭。玄啟沉靜的面容滿是凝重的哀慟之色,眸中的悲痛由淺轉深。玄英玄磊心中湧起的萬丈波濤也是同樣無法平靜。每個人的身上都散發著濃濃的悲愴,就連寒譽這個外人,也是心中有著無法發洩的抑鬱。
醫者醫病不醫命,寒譽從來都知道醫者也是人這個道理。他也有過無法醫治的病患,身為醫者,總是免不了要面對死亡。可是每當面對時,還是有一種力不從心的無力感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回到瑞王府,玄英便將自己拋在書房裡最黑暗的角落裡。往事一幕幕向他襲來,他似乎又看見年輕的六皇叔拉著小小的他在宮外的集市上買糖葫蘆的情景。
玄英的母妃本是個小小的婢女,一夜承恩有了他,才被先帝封為美人,可是她到死都沒能得到先帝的寵愛。因為母妃的落魄,先帝對玄英從不上心,玄英也總是受到視力宮人的冷嘲熱諷。雖然母妃死後,他被過繼給當今的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