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陶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寧揚了揚手中的奏摺,扔於馮熙。
馮熙接過,細細地看了起來。
馮寧拿起已經有些發涼的茶水,一口喝下。如今涉入朝政愈久,發現問題越多,一個個如蛛網盤旋交錯。好呢多東西在她這個現代人看來,簡直是不可思議的。北魏說是封建王朝,而且自立國以來便實行漢化,但還是帶著野蠻的部落特徵。在她看來特別是官員的俸祿問題更是其中最明顯的。
她接到過好幾封關於改革班賞制的奏摺,當時她並不很清楚其中的輕重,以為事情還遠遠沒有達到嚴重的地步。直到前幾天嫁出宮的幾個宮妃回來請安,其中一個便抹著眼淚,大道家境的艱難。原本馮寧只道她只是因為覺得嫁得不怎麼好倒倒苦水,隨著一番話說下來,竟是有鼻子有眼的,不由得信了幾分。它由於姿色和家世俱是一般,也就配了個一般的大臣,是個五品小官。不過在馮寧的印象中,五品亦是不小了,總是殷實人家吧。誰知這個五品小官真是個聖人一般的人,不貪不拿,一家的吃用全靠老父留下的幾畝薄田,家裡還養雞養鴨,他的大婦更是每日做些針線換些錢兩。這位嬪妃一進門,頓時就傻了眼。以前在宮裡雖說寂寞,但吃穿不愁,陛下和皇后俱是爽快之人,經常的有些綾羅綢緞,金銀首飾的賞賜,何嘗是如今這樣,才吃飯都成了問題,曾經的芊芊玉手卻要每日不停的做針線以貼補家用。本就委屈得不行,進宮的日子大家姐妹聚在一起比一比,以前比自己差的都是穿金戴銀的。而自己只一副粗布衣裙,木頭簪子,就是自己帶過去的那些衣服首飾也俱被老爺和大婦拿著接濟他人他人去了。怎不叫她欲哭無淚,實在是忍不住,也顧不得殿前失儀和在姐妹面前丟臉,痛苦失聲地大倒委屈。此言一出,莫說是那些沒見過世面婦人大吃一驚,就連馮寧也覺得在聽天方夜譚,只是眼前人哭得真切,這等事也不像是亂說。馮寧不由得明白如今的制度下,要做個大清官恐怕連飯都吃不飽,還不如普通的中等人家。可馮寧還能怎樣,只得先賞賜了那嬪妃不少的東西,好聲勸說,翌日一道詔書又對那位聖人官員嘉獎一番。事了以後,便急急地翻出這些奏摺,又讓人好好地去做了一番調查。誰知有些事情你不看的話,倒是還覺得一切很美好,一旦事情揭開,簡直是無比的恐怖。越看越心驚,如此下去,不用三十載,江山便從此更衰,她有有何顏見浚哥在天之靈。
在拓跋氏入主中原之前,俸祿只要是透過賞賜來完成的。班賞制的實質就是對戰利品的再分配。而且百官得到了應有的賞賜,自然也就不會有腐敗壞風,貪管汙吏也就不會很多,官員的行政積極性也就會被提高。這在當時的社會里是切實可行的。可是當北魏立國,統一北方,戰爭的數量減少了,農業經濟的恢復與發展、畜牧業經濟比重就相對下降,沒有戰利品,自然便沒了賞賜。馮寧特地讓人查過,從開國至今,班賞制度明顯處於一個逐步下降的過程:如道武帝的二十四年中,共賞賜十四次:其中天賜凡六年,無一賞賜,原因是沒有較大的戰爭。明元帝時間的十五年間,共賞賜十六次,由於找帶了以布帛充實物的辦法,故明元帝時期雖然大的戰爭較少,而實物增多,同時也反映出百官因無祿而引發的矛盾的加劇。世祖時期,因為統一戰爭達到高潮,以致賞賜又出現了以生口(即戰俘)、馬牛羊充賞賜的高潮。但是浚哥即位,除了那次乙渾大勝以外,基本上停止了班賞制度的實行,這是北部中國統一了,戰爭大為減少造成的必然結果。如此一來,官吏們因為百官無祿制而產生的矛盾加劇,致力於百姓中搜刮錢財,從而導致官府官員的積極性降低,腐敗、貪汙現象增加,造成不穩定的因素。如果再不實行改革,恐怕整個北魏的官制便會壞掉。常言道,千里求官只為財,如今連每日辛苦工作的酬勞亦沒有,怎不會讓人心寒。便算要做個名如水,清如鏡的大清官,恐怕自己和家人的肚子也不允許。馮寧深深一嘆,這大概便是北魏官場貪風如此劇烈的緣由罷,果然偉人說得沒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沒有任何依靠的道德只是空中樓閣罷了!後世還實行著高薪養廉呢,如今這無薪,除非是如同聖人,否則廉講都不用講。就算是自己,恐怕亦不會如此聖人罷。
此時馮熙已經把全部奏摺看了一遍,抬頭定定地看著馮寧。
“怎麼樣?”
======================================================
“很難,非常難,幾乎不可能!”馮熙說道。
“怎麼說?”馮寧急問。
“這牽涉得太多了,要觸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