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等上五天?想起先前在嶽府中見到他眼裡的算計,定是一早想好如此這般,害人之心如此之深,以後決不能再與此人接觸!
氣頭過了,我也逐漸冷靜,眼珠轉了轉,還真就計上心來,高高興興地取出杜凱南送的書,這下倒可以現學現賣,學習上的事,我還從來都沒有愁過。
這陣說起來應該算作防陣,我簡單看了看防陣概論,就直接掏出手鐲裡的仙靈石,照著課例在地上擺弄,認認真真地研究起來。
實踐最能說明道理。大約三個時辰後,我把書中的九個課例都仔細推演了一遍,心中自有不小領悟,再抬頭比對周圍的環境,還真看出了點名堂。
這個陣從下車之處起,直到我目前站立的位置,方圓百米,上下左右前後六方皆被封,陣眼就在衰人被我吼住時站定的那個地方,是一塊加了禁制的小石頭。那禁制也不是很強。
哼,衰人你也太小瞧我了,這陣能困住我才怪。我得意洋洋,乘著天色還未全黑,使力解了禁制,把那石頭擊碎,破了陣法便抬腿往東方追去。
作者有話要說:關於祝融:
相傳為顓頊的兒子重黎,以火施化,號赤帝,是他傳下火種,教人類使用火的方法。後人尊為火神。
祝融是黃帝授予的一個稱號,其中“祝”是永遠、繼續的意思,“融”是光明的象【炫|書|網】徵,就是希望火繼續照耀大地,永遠給人帶來光明。
由於又有說法為:黃帝封祝融於楚地,於是祝融更是成為了楚人的始祖和最高神。
關於共工:
共工是在“三皇五帝”中“顓頊”時代一個比較強大部族的首領,活動在輝縣一帶。 共工氏是個治水世家,是神農氏以後,又一個為發展農業生產做出過重要貢獻的人,他發明了築堤蓄水的辦法。所以人們奉他為水師 (司水利之神)、水神。
關於祝融與共工之戰:
這場史前大戰,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了吧。由於共工是炎帝的後裔,與黃帝家族(較多的說法認為祝融屬於黃帝系)本來就矛盾重重,所以打仗是必然的,不過戰爭的起因眾說紛紜。
《淮南子?天文訓》:“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
《史記?補三皇本記》:“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強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與祝融戰。不勝而怒,乃頭觸不周山崩”
不管怎樣,這場仗是打了,而且結果是共工敗了,其戰敗的後果,便是以頭撞斷不周山,導致天塌地陷,由此引出女媧補天的故事。
第十二章 救人與被救
起初我的目標還算明確,後來就只能透過仔細檢視地面情況,辨別人行走痕跡,再繼續前行。
一會兒過後,光線漸漸黯淡,只得掏出夜明珠照明,但明珠畢竟光亮有限,很多地方又要細加分辨,行走的速度就慢上加慢。
天黑盡後,我開始生出些擔心,藉著珠光打量周圍,也不知暗中或樹後是否隱藏有可怕之物。但為了追上晏龍,我還不能停,只有提高警惕硬著頭皮往前摸索,好在一路也沒遇到什麼危 3ǔωω。cōm險。
不知又走了多久,隱約感到有人的氣息,我頓時狂喜,估計是他們在附近宿營。仔細聽了一會兒,辨明方向應該在左前方,便收了夜明珠,朝那邊悄悄地摸了過去。
慢慢地,我已經看到前方不遠處的地上有白白的一團,氣息就是那裡傳來的。
於是便放下心來,模仿書中的課例,用仙靈石布了個小小的幻陣,把自己隱藏起來,包括氣息都不漏出去。想了想又在幻陣內布了個防陣,才在原地坐下運氣調息。
真氣執行了幾個周天後,天都開始濛濛發亮,那邊卻還沒有動靜。我越發覺得不對,決定上前打探。走近了也看得分明,那就是一個面朝下癱在地上的人,壯著膽子喊了一聲:“喂,你在這裡幹什麼?”
那人沒有理我,我轉身欲走又有些猶豫,感覺那邊的氣息漸弱,如果真是有人遇險,我又怎麼能只當路過?
最終還是上前拍了拍那人,沒有反應。我乾脆把他翻了過來。
“杜凱南!”看到他的臉,我一下就認出來,這就是我和天晴在書店遇到的那個男孩。
只見杜凱南胸前血跡斑斑,面色蠟黃,已是氣若游絲。我趕緊從手鐲裡取出一粒九轉歸靈丹喂他服下,又扶他在旁邊樹幹上靠好,自己運氣引導他調息。
大約半個時辰後,杜凱南終於緩過氣來,徐徐睜開眼睛看到了我,斷斷續續地說:“凱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