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先是海選,然後是晉級PK,最後決出月冠軍、總冠軍之類。
當然,科技產品的視覺衝擊力來自它的新穎性,讓晉級者反覆登場會使吸引力衰減。這一點和成本在一起,是組織者重點考慮的兩大因素。
解決方案自然是現成的,200多年的智慧可不是白給的。
大賽組委會是有節目導演組的。在海選過後,有價值的發明或是技術改進產品,都要經過大賽組委會的包裝。這裡面至少有兩大包裝環節,一是製作一部全方位介紹發明的紀錄片,二是以這個產品為主題編寫一部小品集。這兩個片子至少要達到30分鐘左右的硬內容,兩個發明1個小時,再配合現場的插科打諢、氣氛渲染、投票統計、回顧前瞻,足夠觀眾打發一個晚上了。
而在晉級發明再次出現的時候,它會重新編排小品,同時面對一個沒有出現過的對手,播放過的鏡頭會重新剪輯,整場欄目重複鏡頭的時間不會超過十分鐘。本身這個時間也會比較長,對觀眾來說基本上不會感到枯燥無趣。
不用擔心演藝小品的質量,相對於千篇一律的評論,兩樣從未出現過的新奇事物的介紹和比較,擦出妙趣橫生的火花來的機率大的非常多。
比較麻煩的是半決賽和總決賽之類。那勢必要炒冷飯了。不過考慮到最後的氣氛和觀眾們未必看過前面的節目,最賺錢的,就是最不費勁的它了。
最困難的還是製作成本。新產品模型、紀錄片、小品的攝製費用不高也不低,想出彩就得花點精力了。製作團隊相對需要很龐大的,每週一臺新穎的晚會,再高產的作家也吃不消。
但科技欄目能夠生存也有自身的優勢。
科技進步的速度可以減緩,奇思妙想的誕生不會缺乏。為沒有找到商業價值之前的發明找一個宣洩剩餘價值的缺口,是永遠受到歡迎的。而最直觀的展示我們想象力的科技大賽,是並不難吸引大眾的眼球的。大賽的廣告效應,是很好的,尤其是支援科技大賽的品牌,潛意識裡暗示消費者,企業重視科技,客戶是理智的中產。
其次,科技欄目也可以開發副產品。海選過來的發明之中,不可能沒有一些具備一定商業價值的新發明,而這些新發明如果在大賽上獲得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