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個每日午後讀罷書,總是有親孃派了丫頭送去點心羹湯;婉箏未曾出嫁前還能記著這弟弟,待她出了門子,三郎卻總要飢腸轆轆等到回後院兒用晚飯。
季節變換時,那兩個有親孃的,換季衣裳與被褥早早便送到了他們自己的院子裡。只有三郎,他姐姐婉箏一開始是針線活兒不大好、後來又嫁了人,若不是蕭老夫人派了孫媽媽去親自過問與催促,總是過了清明才有夾衣換下棉襖,過了仲夏才能拆下暖帷換上紗帳。
更不要提那冬天的取暖炭火夏天的消暑冰。只要不過問,三郎的院兒裡甚至比不上不按“孟”字排行的庶子們。
三郎從打十六歲便開始議親,蕭林氏倒好似上了心成了親孃。直到她回絕了一門兒又一門兒聽起來不錯的人家,蕭老夫人才知道她醉翁之意不在酒。
三郎是長房的嫡長子啊。本就是未來家主的第一人選。若是早早成了親,又早早生下嫡長孫,豈不是更增加了入選的籌碼?
她拖來拖去,直到大郎媳婦進門兒一年後生下個大胖小子,直到二郎媳婦去年初夏也有了身孕,直到蕭老夫人真正拍著桌子起了急,直到將三郎拖到了十九歲。
待蕭老夫人將三郎的議婚之事接過手來,合適的人家兒早被蕭林氏回絕乾淨了,姑娘們早已各自嫁了人。後來的也有家世不錯的,那姑娘卻才十二三歲;或是姑娘歲數合適人品也好,家道卻早已中落。
若是定了十二三的那姑娘,三郎至少還要再等上兩年;若是娶了家道中落的,對三郎又有何助力?三郎倒是淡定,一直安慰祖母說姻緣自有天定。
如此又選了小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