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文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以後還請二哥莫嫌麻煩,多教教三弟,讓三弟我也好立些功績,回去也好見人。”
李世民笑笑一邊和李元吉並絡前行,一邊說:“這突厥只是暫時退兵,我們的危險還未排除。再說我們這回來是對付他們的,只要他們一天還在我們的國土,我們的任務就尚未完成。還得找到機會,徹底將他們驅除。眼前的這點兒小勝利根本不算什麼,三弟你後面有的是立功的機會。”說著話已經到軍營內大帥的住所,二人下馬進屋。
兄弟二人進入大帳以後沒多久,剛剛放晴的天氣又有了下雨的跡象。果然,到子夜時分便下起了瓢潑大雨,接著一連幾天都是陰雨不斷。李世民天天觀察天象,心裡有了明確的作戰計劃。
第七章 輾轉突厥 第八節 出其不意
第八節 出其不意
李世民從小對霍去病就特別的欣賞,事實上他和霍去病有些地方也特別相像,都是少年英雄,都是第一次出戰就立下了奇功;兩個人都是在戰場上出生入死,身先士卒,多次在敵多我少力量懸殊的時候深入敵人腹地作戰而取得勝利,獨特的戰爭經歷,讓他們對征戰有一種高乎常人的信心;都結交了一批異族戰士(霍去病手下有一批匈奴出身計程車兵,李世民也曾在突厥裡交往了一批朋友。)不排除異己力量,使他們開闊了自己的眼界,養成了果敢、超人的勇氣和常人無法理解的耐力。欣賞,有的時候也就是惺惺相惜。只可惜他們不是同時代的人,否則,他們該不是強手相對的勁敵,就是最相互理解的摯友。
後世也有人把李世民和楊廣所建立的功業放在一起比較,認為他們都是少年得志的典型,其實在這一點上他們有著本質的區別。楊廣平定南陳的時候,他的父皇楊堅為了保證最後的勝利,在他周圍安排了一批能臣,他本人根本沒有出頭的機會,只在隋兵入城的時候保護南陳的文化民生等方面起了點作用。雖然最後功勞簿是他的名字,可在武功方面他是壓抑著的,所以在以後的征戰中他都在彌補這種內心的不平衡,所以他在尋找一切機會來表現自己過人的才智,而不去思考如何在戰場上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利益,所以他走向了失敗。而李世民不同,從一開始起,他的每一次征戰,決策權都在他自己手中,生死命懸一線,全都在他一念之間,這種場面經歷多了,他自然生成了使命感、責任感,還有內心深處無法磨滅的自信,這些正是楊廣所欠缺的。在這一點上,李淵比楊堅明智,他從來就沒有給過兒子過多的幫助,因為慈母多敗兒,過分的護犢,只會讓孩子失去鍛鍊的機會。
李世民在宣佈自己作戰計劃時對眾將軍說:“突厥最擅長的,就是弓箭,現在連降大雨,他們又是在野外宿營,弓上的筋弦和膠遇到潮溼會受到影響,威力發揮不出來,他們就像是飛鳥的翅膀被折斷了一樣;而我軍住在屋內,燈火齊全,刀槍鋒利,以逸待勞,不乘此時一舉拿下敵人更待何時?”當夜,李元吉又一次見識到他這位二哥敢想敢做、不按常理出牌的作戰作風。
夜半時分,李世民帶著軍隊,冒雨潛入,突然襲擊突厥軍營。毫無防備的突厥營地大多將士都在熟睡,即使放哨巡邏計程車兵,也都是意志放鬆的狀態,遇到這樣的突發事件當然驚慌失措,整個營地登時大亂。喊聲、叫聲、兵器的碰撞聲、突忽的火光以及瓢潑的大雨連成一片。
在這次對手沒有預防的偷襲中,誰為優勢,誰居劣位是顯而易見的。可作為優勢一方的主帥的李世民,並沒有因為暫時的勝利而得意忘形,他還有他更長遠的目標,這就是他之所以成為李世民的根本原因。所以和李密要一爭隋家天下的王世充不是他的對手,所以在北方站穩了腳跟深得民心的竇建德以十萬大軍敗在他統領的三千五百精兵手下,並被他俘虜。除了他比對手更具備一個統帥應具備的驍勇、剛毅、果敢、耐性等等方面的軍事才華以外,他還比對手更站得高看得遠,永遠把眼光定位在最高點,所以連李密和竇建德有時都覺得難以駕馭的大將,願意為他拼死效命,這就是他李世民殊與眾人的個人魅力,不僅是他處的時代,也是整個歷史鮮有的。
就在混亂的時候,一位頗有外交才華的官員,在李世民的授意下進了突利可汗的營帳,那是李世民下令儘量不要驚動的去處。過了半個時辰,這位官員回到李世民身邊,和他點點頭相視而笑,意思是任務完成了。李世民眼裡流露出一種自信的神態,說:“傳下令去,收兵回營!”
李世民撤兵走後,頡利可汗一邊命人收拾殘局,一邊怒不可遏,讓人去把突利可汗等人都叫來,要發動反襲擊戰。一個時辰後,眾人在